树状大分子自上世纪80年代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PAMAM)成功合成以来,受到国内外材料学、高分子化学、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基于这类分子的肿瘤被动靶向效应和独特的结构优势,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载体。近年来关于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合成、结构修饰、体外的药物包裹释放方面,而对于结构修饰的载体的体内靶向及体内载药行为尚无系统深入的研究,本课题就这一问题展开,拟借助放射性核素99mTc的示踪技术和SPECT显像技术对肿瘤靶向分子修饰的纳米级PAMAM载体的体内外的肿瘤靶向分布、摄取情况作一个系统的研究,并通过修饰PAMAM表面氨基基团减少毒性和增加肿瘤部位的分布滞留。本研究不仅借助放射性核素对PAMAM载体系统体内分布滞留情况做一个评价,而且为后续抗癌药物及放射性核素的肿瘤靶向载药输送打下基础。
本课题借助放射性同位素99mTc进行示踪和成像,对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PAMAM)多功能纳米载体的体内外的肿瘤靶向分布、摄取情况作一个系统的研究。首先合成了3种PAMAM共轭化合物,并进行99mTc的标记,标记率可以达到95%以上,保证了细胞和动物试验的顺利开展,接下来比较研究了有无叶酸受体表达的细胞的摄取情况,在荷瘤鼠的肿瘤细胞的分布和滞留情况,结果在叶酸受体高表达的KB细胞有非常高的摄取,而且在整体动物上,肿瘤部位也有相当多的摄取,在注射后6h,叶酸修饰的树状分子是未修饰的3倍,说明其在整体荷瘤鼠有较好的靶向。研究结果不仅借助放射性核素对PAMAM载体系统体内分布滞留情况做一个评价,而且为后续抗癌药物及放射性核素的肿瘤靶向载药输送打下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具有肿瘤靶向和体内示踪功能的量子点-胰岛素复合物载药系统的研究
多级靶向纳米载药系统在肿瘤影像示踪与癌症诊疗一体化的应用研究
基于共培养细胞模型的纳米载药系统细胞转运实时示踪分析
基于透明质酸酶敏感纳米载药系统的肿瘤示踪与光化学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