钌钛电极广泛用于氯碱、电冶金、有机废水处理、阴极保护等领域。目前采用涂层技术制备的钌钛电极表面存在龟裂纹, 且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较差,因此在长期使用后易出现涂层剥落、钝化而失效。本课题组在省基金资助下,以钛阳极氧化膜为基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析氯催化活性、无龟裂纹的钌钛电极,电极活性层与结构基质之间实现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了涂层易剥落问题。然而电极的比表面不大,催化活性点相对较少。为进一步提高电极的电催化活性,本项目提出以钛阳极氧化形成的宽缝隙TiO2纳米管阵列为模板,采用电沉积法将金属钌等元素填充到纳米管之间的缝隙内,经特殊的热处理,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钌钛氧化物电极。通过优化模板结构、电沉积以及热处理工艺,获得稳定性好、电阻率低、催化活性及选择性高的钌钛电极。系统研究电极的结构、组成以及表面界面特征,并与其在氯盐体系中的电催化性能进行直接关联,揭示内在的联系及作用机理。
钌钛电极广泛用于氯碱、电冶金、有机废水处理、阴极保护等领域。本研究以宽缝隙TiO2纳米管阵列为基体制备了Ru/TiO2、Sb掺杂RuO2/TiO2等纳米结构电极,探讨了电极的制备工艺、催化活性与其微观结构、组成等之间的关系,获得了稳定性好、活性高的钌钛氧化物复合电极。按原计划较好地完成了该项目,取得的主要结果:(1)通过热处理方式改变阳极氧化TiO2纳米管阵列的晶型结构,降低其膜层电阻与表面电荷转移电阻,提高纳米管的表面反应活性,利用电化学法成功将金属颗粒填充在TiO2纳米管阵列的孔隙内。(2)以热处理TiO2纳米管阵列为基体,采用恒电流方式沉积钌,发现钌纳米颗粒沿着纳米管的内、外壁生长,最终形成具有规则纳米管阵列结构的复合电极。由于电沉积单质钌难以氧化生成具有析氯活性的RuO2,导致电极性能受到限制;锡的掺杂可以促进电沉积钌的氧化,然而会导致沉积物堵塞纳米管管口,破坏TiO2基体原有的纳米结构;电解中加入Sb3+后不仅促进了钌的沉积,而且锑的掺杂促使电沉积的钌更容易氧化生成RuO2,从而电极表现出高的电催化活性。(3)通过电化学还原自掺杂使TiO2纳米管局部还原产生Ti3+,不仅降低TNTs的膜层电阻,也有利于纳米颗粒在孔隙内的沉积,制备的电极催化活性得到进一步提高。(4)该工艺同样也适用于Cu、Co等金属或氧化物在TiO2纳米管阵列孔隙内的沉积,制备高催化活性的纳米结构电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高效TiO2纳米颗粒电极的构筑及性能
嵌硅TiO2纳米管电极的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基于锐钛矿TiO2纳米线阵列的全氧化物太阳能电池及性能研究
纳米Ni-Cu-B介孔非晶合金/ TiO2纳米管阵列复合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