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7117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0.00
负责人:陈保冬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莘,杜娟,向丹,李涛,雷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生物地理生态脆弱区分子鉴定生物多样性
结项摘要

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和土地生产力急剧下降。研究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本地生物资源,实现脆弱生态系统生态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壤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中的关键作用,本项目拟运用分子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农牧交错带中关键土壤功能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的生物多样性,综合比较不同生态格局下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生态效应;通过多元回归树(MRT)分析和聚合推进树(ABT)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定量解析历史进化因子和当代环境因子对菌根真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相对作用大小,确定多样性变化的主控因子。研究工作将为科学分析预测环境变化(如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等)对生态脆弱区土壤生物群落的可能影响,以及拟定脆弱生态系统科学管理对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和土地生产力急剧下降。研究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本地生物资源,实现脆弱生态系统生态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壤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中的关键作用,本项目运用分子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农牧交错带中关键土壤功能微生物丛枝菌根(AM)真菌的生物多样性,综合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AM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变化及其生态效应;通过多元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定量解析环境因子对AM真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相对作用大小,确定多样性变化的主控因子。在系统的野外调查工作基础上,本项目还开展了野外定位试验,验证环境因子和人类干扰活动对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开垦为农田显著降低了AM真菌的多样性、菌丝密度,并且明显改变了AM真菌群落结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及改变土壤结构间接影响AM真菌多样性和菌丝密度,另一方面则通过直接干扰作用(如土壤扰动和灌溉)影响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对于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AM真菌分布规律及其驱动因子的研究表明,温度和土壤肥力是菌丝密度的重要影响因子,年均温与菌丝密度呈正相关,而土壤肥力与菌丝密度呈负相关;另一方面,土壤结构、土壤有效磷与年均温共同影响AMF的群落构。野外长期定位试验进一步证实,在草地生态系统连续6年施磷肥显著降低了菌根侵染率和菌丝密度,而对AM真菌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影响。.本项目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干旱-半干旱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AM真菌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为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干扰活动对生态脆弱区土壤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以及实现脆弱生态系统科学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本项目研究工作,目前已发表研究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2篇),投稿2篇(均为SCI收录杂志)。培养博士生3名,硕士生2名。2011年项目负责人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陈保冬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我国主要入侵植物丛枝菌根真菌的多样性及生态功能

批准号:30670047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张英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生物土壤结皮层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批准号:4177110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立超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7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广西甘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批准号:3136035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陈廷速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集约化农田丛枝菌根真菌群落构建机制及驱动因子分析

批准号:3127225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俊伶
学科分类:C15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