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下的古村落社会生态系统演进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7115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孔翔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向民,邱扶东,吴文智,李磊,申悦,王丰龙,左迪,林柄全,刘奇琦
关键词:
主体性文化变迁文化生态地方文化遗产
结项摘要

Traditional villag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a kind of high-quality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 recent years, such micro and highly artificial social ecosystem is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 by the protection of nature environmen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research plans to analyze how travel actives affect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ecosystem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various elements’ reaction (especially the variou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people), which is based on the study on connotation,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external factors perturbation’s a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social ecosystem and the fieldwork in typical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Anhui, Jiangsu, Hunan, Yunnan. Meanwhile,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possible differences in diverse tourism development patterns as well as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different places. Then b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ur research will scientifically study the key challenges to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some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ourism. This can contribute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ocial ecosystem theory in the micro man-earth system, and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to form a benign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healthy tourism development.

传统村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在近年来的旅游发展中,这类微观尺度、高度人工化的社会生态系统正面临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保护的巨大挑战。本项目主要拟基于传统村落社会生态系统的内涵、结构、演进以及外部因子扰动的作用机理,结合对安徽、江苏、湖南、云南等地典型案例的深入调研,深度剖析旅游活动影响传统村落社会生态系统的主要路径以及传统村落社会生态系统各类要素(特别是各类社会组织和人)对旅游影响的响应机制,同时,比较分析不同旅游发展模式和不同地方的传统村落可能的差异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拟通过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科学诊断我国传统村落在旅游发展中遭遇的关键性挑战,探究科学、合理、可行的传统村落旅游优化发展的路径和策略。这不仅能促成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微观尺度地域人地关系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也能为加快形成传统村落传承保护与旅游业健康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项目摘要

传统村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在近年来的旅游发展中,这类微观尺度、高度人工化且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社会生态系统正面临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保护的巨大挑战。本项目以阐释传统村落这类社会生态系统的特点为基础,分析了地理环境与历史时期传统村落社会生态系统形成与发展的关系,探究了利益共同体建设在传统村落传承中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基于对安徽、江苏、湖南、云南等地典型案例的深入调研,初步验证了旅游作为特殊的扰动因子对传统村落社会生态系统及其利益共同体的影响。研究显示,地理环境是传统村落社会生态系统形成、演进的重要基础;旅游活动作为一类对传统村落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影响的外部扰动因子,不仅会改变传统村落社会生态系统传承保护的环境条件,也会引发主体结构和权力关系的重大变化,因而使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域文化精神的传承都面临巨大挑战;为此,有必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探求传统村落文化有效活化的具体方案,而鼓励当地人参与以构建利益共同体是其中的关键所在。项目研究不仅深化了文化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的相关理论认识,也能服务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实践。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2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3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4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DOI:10.13870/j.cnki.stbcxb.2020.06.027
发表时间:2020
5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DOI:10.17520/biods.2020034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旅游发展背景下古镇社会空间变迁的过程与机理

批准号:4137116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苏勤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旅游发展与乡村社会经济空间演化机制研究

批准号:40701042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张骁鸣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适应演化机制研究

批准号:4117112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杨新军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以社会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创业生态系统形成与演进:模式、机制及实证研究

批准号:7117219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汪忠
学科分类:G0213
资助金额:4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