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对形变Cu-Fe原位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和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096100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陆德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西省科学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陆磊,刘克明,谢仕芳,陈志宝,邹晋,胡强,魏仕勇
关键词:
原位复合材料电导率强度磁场CuFe
结项摘要

高强度高导电铜基材料是电子、信息、交通、能源、冶金、机电等领域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铜基形变原位复合材料具有超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电导率,是超高强高导铜基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对于Cu-Fe形变原位复合材料,由于铸态组织中初生相粗大、宏观偏析严重,固溶于铜基体的Fe原子不易析出,使材料的强度与导电综合性能不高。本项目以Cu-Fe形变原位复合材料制备的科学原理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强化与导电理论,提出了"调控凝固组织、增加固溶、促进析出"的研究思路。研究磁场对凝固组织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实现对Cu-Fe材料凝固组织的调控;研究磁场对时效析出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利用磁场和时效的协同作用促进Fe从铜基体中有效析出;研究磁场、形变和时效的协同作用下,材料的微观组织、强度和电导率的变化规律,探索科学的磁-热-机械处理工艺,为制备超强高导Cu-Fe原位复合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形变Cu-Fe系原位复合材料由于其铸态组织中初生相粗大、宏观偏析严重,固溶于铜基体的Fe原子不易析出,致使材料的强度、电导率和塑韧性等综合性能不高,限制了其在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本项目采用CALPHAD技术对Cu-Fe系进行了相平衡热力学计算,实现了材料成分的优化设计。通过研究磁场和Ag微合金化对Cu-Fe合金铸态组织及固溶度的影响规律,发现磁场可促进第二相枝晶的球化,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第二相枝晶的球化效应更加明显,Fe在Cu基体中的固溶度逐渐减小;发现Ag微合金化可促进固溶Fe原子的析出和Fe相的细化。研究了不同磁场和磁场参数变化对Cu-Fe材料固相线、液相线及液相不混溶间隙区的影响,发现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材料的固相线和液相线温度均不断上升,液相不混溶间隙区逐渐缩小。通过研究不同磁场和磁场参数变化对Cu-Fe材料时效过程的影响,发现在Cu-Fe合金的热处理过程中施加强磁场,可降低扩散原子的跃迁激活能,提升其克服势垒的能力,使固溶Fe原子的扩散系数增加。通过Ag微合金化、磁场处理、形变、适当预备热处理、中间热处理和最终时效处理的协同作用,对形变Cu-14Fe原位复合材料的强度、电导率和塑性进行了综合调控,形成了一种有效的调控工艺。提出了分段的强化机制物理模型,当冷变形应变量较小时,材料的强度符合修正的混合法则;随着冷变形应变量的增加,材料的强化机制逐渐偏离混合法则,其强度满足Hall-Petch关系;随着冷变形应变量的进一步提高,材料内的位错密度下降,抗拉强度与纤维平均间距之间逐渐偏离Hall-Petch关系,其抗拉强度主要由界面障碍强化模型决定;磁场处理和Ag微合金化使形变Cu-Fe原位复合材料在更低的变形量下满足Hall-Petch关系。提出了修正的界面散射电阻率数学模型;磁场处理和Ag微合金化可进一步促进固溶Fe原子的析出,降低杂质散射电阻率,使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上升。最终的形变Cu-14Fe-0.1Ag原位复合材料经10T强磁场等时时效1 h可获得的较好强度 / 电导率组合有1149MPa / 60.3 %IACS、1093 MPa / 61.9 %IACS和 1006 MPa / 63.7 %IACS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19.016
发表时间:2020
2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DOI:10.14075/J.gg.2016.11.015
发表时间:2016
3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4

One-step prepared prussian blue/porous carbon composite derives highly efficient Fe-N-C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One-step prepared prussian blue/porous carbon composite derives highly efficient Fe-N-C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DOI:10.1016/j.ijhydene.2020.03.250
发表时间:2020
5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陆德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56101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Ag对形变Cu-Fe原位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作用机制

批准号:50801046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高海燕
学科分类:E010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C对Cu-Fe和Cu-C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

批准号:5156101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陆德平
学科分类:E010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原位纳米TiC颗粒对Al-Si基复合材料组织演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

批准号:5160107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周东帅
学科分类:E01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塑性成形变加载模式对镁合金微观组织和成形性能影响研究

批准号:5120506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程永奇
学科分类:E05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