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内造山及其岩浆作用研究是目前国际地质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华南印支造山带深入华南内陆>1300km,并形成远离大陆边缘(距大陆边缘500-1000km)的岩浆岩带,是一种特殊的陆内造山带,类似于北美西部科迪勒拉的拉拉米造山带(Laramide Orogeny)。研究它的成因及其动力学机制对于理解陆内造山及其岩浆作用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将以南岭东段印支期岩浆岩研究为基础,重点选择目前较薄弱的粤西和北武夷地区印支期岩浆岩,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建立华南内陆印支期岩浆岩的岩石组合特征和南北向时空分布格架,确定主要的大地构造控制因素。同时开展印支期岩浆岩的热年代学研究工作,建立华南印支期岩浆岩的热演化历史,为正确认识华南中生代广泛岩浆岩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提供关键的制约资料。
陆内造山及其岩浆作用研究是目前国际地质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华南印支造山带深入内陆>1300km,并形成远离大陆边缘的岩浆岩带,是一种特殊的陆内造山带。本次研究以南岭东段的赣南地区为基础,重点对粤西和北武夷地区的印支期岩浆开展了系统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华南印支期陆内岩浆活动以武夷山地区为起始,并逐渐扩展到内陆的湘中地区,时间上具有明显自南东向北西年青的趋势,而在北东-南西方向没有明显的年龄变化。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武夷山地区广泛出露的印支期花岗岩是水平俯冲的大洋板块变陡,流体释放,造成上覆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并上侵到中-下地壳诱发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我们认为武夷山发育的印支期花岗岩为陆内岩浆弧岩浆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黔东南地区平略组凝灰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西藏羊卓雍错沉积物沉积速率的测定
深圳地区初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伸展构造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花岗岩磁组构和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分析
休闲期耕作覆盖对马铃薯苗期生理生态与产量的影响
华南印支期花岗岩成因与板内造山作用
华南右江地区海西-印支期复合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特点
海南岛海西-印支期镁铁质侵入岩成因与造山带形成演化
华南印支期花岗岩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