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及其相应的岩浆作用过程研究是国内外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它的突出特点是由东西向构造格局向北东向构造格局转变,目前有关转换的准确时间和动力学过程仍然存在争论。本次研究将选择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山岩期次最发育的南岭东段地区,通过基于典型地质剖面的高精度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华南构造转换的准确时间,并在不同时代火山岩时空演化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岩岩石组合的特征,判断各期次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及动力学机制,为证实和证伪,修改和补充已有的解释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模型提供关键的基础资料。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及其相应的岩浆作用过程研究是国内外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它的突出特点是由东西向构造格局向北东向构造格局转变。本项目通过系统的研究南岭东段多期次火山岩的高精度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认为南岭东段中生代火山岩活动可以划分为三个期次:即185-195Ma(J1);128-138Ma(K1)和90-100Ma(K2)。确定了过去认为的200-180Ma的岩浆活动宁静期存在岩浆活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研究区多期次岩浆活动均为板内伸展构造背景下地幔或地壳部分熔融产物,因此由东西向的J1火山岩转换为北东向分布的K1-K2火山岩不能代表构造体制的转换,从俯冲体制向板内伸展体制的转换更可能发生在~200Ma。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巴东组泥岩水作用的特征强度及其能量演化规律研究
黔东南地区平略组凝灰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西藏羊卓雍错沉积物沉积速率的测定
原岩应力对裂纹动态断裂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
伸展构造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花岗岩磁组构和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分析
扬子/华北东段碰撞边界的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约束
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金牛和怀宁盆地双峰式火山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赣南及其邻区晚中生代基性岩墙群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