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源性肺损伤是肠粘膜屏障破坏使内毒素(LPS)大量吸收入血形成内毒素血症的结果,迄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研究证实,通腑利肺法可以明显促进肠源性肺损伤患者脏器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如果能以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通腑利肺法的作用靶点,将为肠源性肺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前期研究显示通腑利肺法对肺组织起保护作用。本项目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确证肠源性肺损伤中LPS-Caveolin-1-NO-NF-κB信号通路的异常表现及分子机制,并在基因表达调控的高度上证实通腑利肺法治疗思路对肠源性肺损伤的治疗效果,将对通腑利肺法的作用靶点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肠源性肺损伤的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本课题在相应研究的基础上,亦为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将有一个更新的诠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LPS-IRAK4与TGF-β-ERK串话在“通腑利肺法”治疗肠源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宣肺通腑法调控mTOR/HIF-1α/VEGF信号通路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从PPARγ-TLR4/NF-κB信号回路探讨通腑泻肺中药保护ALI/ARDS肠屏障功能的调控机制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通腑理肺汤通过PD-1/PD-L1信号通路干预脓毒症肠屏障损伤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