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或长期暴露于TCDD均可引起人/动物胰岛素抵抗(IR),两者都与诱发脂肪细胞因子增加有关,槲皮素、姜黄素能部分减弱这些效应,但未见TCDD联合高脂致IR的报道。我们假定低剂量TCDD与高脂饮食对IR存在联合作用;机制可能为:(1)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IkkB/NFκB激活IRS-1-PI3-K-PKB)通路;(2)TCDD激活Src→C/EBP→TG↑、FFA↑;(3)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高脂饮食→雌性SD大鼠UCH-L3↓→脂肪积聚↓,TCDD可能损害这种调节。项目拟以高脂饮食诱导成年雌性SD大鼠OP与OR模型,再分别施加2水平TCDD,观察遗传(OP与OR)与复合环境因素(高脂+TCDD)交互作用对IR的影响,并通过血清蛋白组学寻找血清生物标记物。另以TCDD+FFA诱导3T3-L1脂肪细胞IR,检测IR形成是否与内质网应激有关,并观察叶黄素是否减轻TCDD+FFA致脂肪细胞IR。
肥胖或长期暴露于TCDD 均可引起人/动物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两者都与诱发脂肪细胞因子增加有关,槲皮素、姜黄素能部分减弱这些效应。本课题主要探讨低剂量TCDD 与高脂饮食对IR 是否存在联合作用及作用机制。课题首先利用高脂饮食诱导成年雌性SD 大鼠制备肥胖易感(obesityprone,OP)与肥胖抵抗(obesity-resistant,OR)模型,再分别施加2 水平TCDD,观察高脂饮食与TCDD联合作用对IR 的影响,发现:在高脂饮食基础上施加10ng/kg•bw•d TCDD,可以使OP雌性SD大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协同作用有统计学意义,这种联合作用可能与增加肝脏脂质堆积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在高脂饮食基础上施加50ng/kg•bw•d TCDD,可以拮抗OR雌性SD大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协同作用有统计学意义,这种联合作用可能与该剂量TCDD减轻大鼠体重、减少内脏脂肪和肝脏脂质堆积,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脏氧化应激损伤有关;50ng/kg•bw•d TCDD与高脂饮食对OP雌性大鼠、10ng/kg•bw•d TCDD与高脂饮食对OR雌性大鼠未出现胰岛素抵抗的联合作用。血清蛋白芯片结果表明,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与瘦素(Leptin)在高脂饮食与TCDD联合作用诱导IR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IL-6与体重、内脏脂肪系数及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Leptin与体重与体重、内脏脂肪系数、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R)呈正相关,说明IL-6与Leptin可能分别在高脂饮食与TCDD联合作用诱导IR中发挥了负性与正性调节作用,上述结果在脂肪组织样品中得到一致结果,有可能成为反映高脂饮食与TCDD联合作用诱导IR的分子标志物,但需要更进一步的相关研究。细胞水平研究发现,在TCDD与FFA 联合作用能通过PKC/IRS/Akt信号通路抑制3T3-L1 脂肪细胞IL-6表达,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叶黄素具有保护作用。在低剂量水平未观察到TCDD在3T3-L1 脂肪细胞中的作用与内质网应激有关。研究结果共发表SCI期刊收录论文7篇,并多次在国内外会议交流,共培养研究生4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鸡脂肪细胞因子NRG4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启动子分析
高光谱图谱融合检测羊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
铁皮石斛“厚肠胃”改善高糖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IETM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Mfn2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SOCS3基因沉寂抵抗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肥胖的作用机制研究
肠HIF2α-神经酰胺代谢轴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