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酶C(PI-PLC)水解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2),生成二酰甘油(DAG)和 肌醇三磷酸(IP3)。植物细胞中,DAG和IP3的靶分子尚未清楚,但已知DAG在激酶(DGK)的催化下生成磷脂酸(PA)。PA在多种逆境信号中起重要作用。本项目拟研究水稻PLC和DGK介导的PA生成,及其在耐盐中的作用和机制。利用水稻突变体结合基因表达变化,鉴定水稻基因组中参与耐盐反应的PLC和DGK成员;研究其在组织表达、细胞内位置变化与耐盐信号响应的关系;深入研究该PLC和DGK的生化和分子特征,如酶对底物选择、酶的结构域,以及主要调节因子。探究盐刺激下,PLC水解产物DAG 是否转变成为PA,如果是,何种DGK催化此过程。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换(FRET)方法,定时并且定位检测细胞内PA变化。利用遗传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等综合途径,揭示由PLC/DGK介导的脂信号在水稻耐盐反应中的作用和机理。
磷脂酶C (PLC)水解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tdIns(4,5)P2], 产生二酰甘油(DAG)和肌醇三磷酸(InsP3), 此双信使系统的靶蛋白分别是蛋白激酶C (PKC)和InsP3受体(钙通道蛋白)。该经典的信号途径是从动物细胞中发现的。到目前为止, 植物中没有发现PKC或InsP3受体, 推测植物PLC及其信号途径其独特性,需要研究。另一方面,DAG在其激酶(DGK)的催化下生成磷脂酸PA, 后者已被证实是动植物细胞中的脂信号分子。本研究着重研究水稻中的PLC, 以及PLC-DGK产生的PA,研究PLC和DGK在水稻耐盐性中的功能和作用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瞬间干扰和突变体耐盐鉴定,确定OsPLC1和OsDGK7 参与(正向调控)耐盐性。OsPLC1:GUS在水稻各组织中表达;OsDGK7:GUS主要在茎、叶、幼穗中表达。着重研究了OsPLC1在水稻耐盐中的作用机理,发现OsPLC1主要在胞质和质膜表达,但在盐处理下,向质膜富集。OsPLC1水解PI4P和PI(4,5)P2,其中水解PI4P的活性是水解PI(4,5)P2时的4倍左右。利用体外和体内证据,证明OsPLC1水解PI4P。利用转基因Ca2+探针荧光蛋白cameleon,揭示OsPLC1通过Ca2+信号调控耐盐性。. 完成了基于FRET的PA检测体系,并通过转基因拟南芥,在植株水平上验证。.发现PA通过结合微管结合蛋白(MAP65-1),调节微管稳定,调控植物耐盐性。.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PLC是植物细胞中PI4P的主要调节酶,发现了PI4P的主要功能;利用遗传和分子证据,阐明了PLC和Ca2+信号的直接联系。建立了植物细胞内PA检测体系,为深入研究PA奠定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类受体酪氨酸激酶STRK1调控水稻耐盐性的分子机制
水稻耐盐响应中磷脂酶C介导的磷酸肌醇平衡和钙信号
水稻OsHKTs的分子互作、修饰与复杂耐盐调节途径的研究
水稻OsDSSR1基因耐旱、耐盐的分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