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盐一直是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揭示水稻耐盐过程的复杂调控机制是当前紧迫的问题。近年来已发现多种盐离子转运体的功能。相对于拟南芥中仅有一个AtHKT1,水稻OsHKTs家族有9个基因,已证明其中某些成员是Na+的特异转运体,有较强的耐盐表型。本研究将以我们前期工作的研究结果OsHKT1;1(电压依赖)、OsHKT1;5(SKC1,似漏电流电导)、OsHKT2;1(K-依赖)三个功能典型的转运体为基础,鉴定OsHKTs其它成员的功能,解析异源亚基多聚体转运特性的变化,进一步分离上述典型转运体的调节或修饰分子,体外初步重建这些分子的耐盐调控途径,探讨禾本科作物耐盐与离子平衡的复杂自然属性。长远目标是建立以 OsHKTs 和 OsNHXs为效应节点的耐盐调控途径,为作物耐盐的基因工程育种,既提供可供参考的总体框架,又揭示其精细修饰的细节。
耐盐一直是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揭示水稻耐盐过程的复杂调控机制是当前紧迫的问题,相对于拟南芥中仅有一个AtHKT1,水稻OsHKTs家族有9个基因,已证明其中某些成员是Na+的特异转运体,有较强的耐盐表型。本课题系统研究了OsHKTs转运体家族,克隆了这一家族的所有9个成员,获得相关2个基因的植物纯合突变体,验证了其中7个基因的功能,确认了OsHKTs 家族7个成员的功能,其中三个成员具有新的功能:OsHKT9(OsHKT2;4)具有钙离子转运新功能已发表(PNAS 2010);OsHKT2(OsHKT2;2)是一个似漏电流性质的钾、钠共转运体; OsHKT4(OsHKT1;1)OsHKT1;1是一个内向整流性的电压依赖型钠离子转运体,其活性受氧化还原状态的调节;研究了OsHKTs 成员之间(OsHKT2;2和OsHKT1/1 OsHKT2;2和OsHKT1;5 /OsHKT1;1和OsHKT1;5)的异源亚基互作导致的功能变化,如:平衡电位的变化,活性的改变;筛选获得了与OsHKTs互作的分子,建立了OsHKT8( OsHKT1;5)与调节修饰分子C2的可能调控途径;同时也研究了高粱耐盐品种3个HKT成员的功能,发现了小于1mM Na+浓度可以激活的成员,具有低钠敏感性;发现了三分子复合体传导盐刺激信号的钙分子开关;发现了一类新的氯离子通道,正在深入研究氯离子与钠离子转运的协同性,另有2篇论文正在整理准备发表,完成了专利申请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合作发表了相关的成果(The Plant Cell 2010, PNAS 2011),项目主持人被邀请为科技部、财政部、农业部重大专项评委,被选为中国植物修复学会的理事;植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编委等;参加了3次国际或全国学术会议并应邀作报告;入选了首批北京市“海聚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时被聘为北京市政府特聘专家;指导在读研究生16人 包括:博士后1名、博士5名、硕士生10名;指导培养了德国交换留学生6人,已经毕业的博士生1人,硕士生12人。积极组织参与学科建设,成功获批生物学和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主申报获批植物基因资源与低碳环境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指导团队成员博士后(郝艳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2015),出色完成了该项目的考核指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COLD1互作蛋白对水稻耐冷性的调节
Os-miRNA1320与PHD/ERF转录因子互作调控水稻耐冷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DLT互作蛋白TLG1调控TLG2促进水稻粒重和耐盐性的机理研究
硅调控水稻耐盐性的生理与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