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羟基喹啉的受体分子构筑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861025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0.00
负责人:胡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昌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庹浔,吕小兰,罗国良,陈选文,刘志金,黄艳
关键词:
功能有机分子的设计与合成有机光电材料电子受体有机共轭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
结项摘要

Excellent acceptors are scarce in organic solar cells. 8-Hydroxyquinoline metal complexes are outstanding light emitting materials. They are nice electron transporting compounds with good film forming ability and high stability. However, they can not be used as solution processable acceptors in organic solar cells, because of their high LUMO energy levels, poor solubility, and narrow absorption range. The naphthalene and perylene monoimide will be introduced to hydroxyquinoline metal complexes by fusion of the conjugated cores in this project. Their LUMO energy levels are expected to fall upon introduction of electron-withdrawing imide groups. Their solubility and crystalline are expected to be controlled with different alkyl substituents at N atoms. Their absorption range are expected to extend by increasing the conjugated core. Target compound Al(NMI-q)3 (structure is shown in Figure 16) has been obtained. It shows low LUMO energy level (-4.05 eV), broad absorption range (300-800 nm), and nice solubility. Target complexes with different central ions, different ligands, and different geometries will be synthesized next. Several excellent acceptor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organic solar cells are expected to be screened.

目前,有机太阳能材料中优秀的受体材料比较稀缺。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是一类优良的电致发光材料,具有电子传输性能优良、成膜性好、稳定性强的优点。然而因为它们LUMO能级较高、溶解性较差、吸收范围较窄,因此不适合作为可溶液加工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该项目拟将萘酰亚胺和苝酰亚胺单元通过梯形共轭的方式引入到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通过强吸电子单元酰亚胺的引入,降低分子的LUMO能级;通过酰亚胺N原子上烷基取代基引入,增加分子溶解性,调节分子的结晶性;通过共轭体系的增大来增加分子的吸收范围。前期工作中已经合成目标分子Al(NMI-q)3 (结构见图16),证实了其LUMO能级低(-4.05 eV),吸收范围宽(300-800 nm),可溶液加工的特点。该项目将进一步系统合成具有不同中心金属离子、不同羟基喹啉配体和不同空间构型的目标配合物,期望获得性能优良,适合用于体相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优秀受体材料。

项目摘要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制备成本低、质量轻、易于制作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项目研究聚焦在有机太阳能材料中比较稀缺的优秀受体材料领域,将拥有载流子传输性能优良、成膜性能好、稳定性强特点的8-羟基喹啉类化合物与具有强的电子接收能力、高的稳定性及溶解性的萘酰亚胺(NMI)和苝酰亚胺(PDI)两类分子结构结合,研究构筑系列酰亚胺类金属配合物,并探索它们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并以此为思路拓展研究内容,将拥有稳定三线态的双环戊二烯基金属体系和在可见光区域有较大吸收范围且LUMO-HOMO能极差较小的酞菁类衍生物分别与PDI类分子结合,或将具有较宽的吸收范围、可调节的前沿轨道能级和良好热稳定性的吡咯并吡咯二酮(DPP)类衍生物引入分子体系进行性能调控研究。系列合成工艺研究后获得8类共23种兼顾上述分子设计结构特征的新型金属配合物,与此同时还得到14个小分子配体或受体材料的高效合成路线。通过系列功能分子的性质研究实验,证实功能分子结构中强吸电子酰亚胺的引入能有效降低分子的LUMO能级,并且PDI等分子结构中酰亚胺N原子上烷基取代基引入有效提高分子溶解性,易于纯化和溶液加工的利用。不同结构取代基还能够有效调节分子的聚集效果和结晶性,通过共轭体系或引入金属配体明显增加分子的吸收范围,多数功能分子在可见光区域体现出较宽的吸收,具备良好的受体材料所需的性能特征。根据配合物功能分子的性质,匹配与之对应的给体分子开展体相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应用研究。目前未能在器件效率上取得突破,但苝酰亚胺类化合物和8-羟基喹啉构筑的金属配合物体现出相对较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器件制备方法不断完善,相信构筑的功能性分子能够给予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研究更多选择,并且展现出分子结构对应的光电材料分子特性。项目开展研究同时,也对研究过程中展现出独特性能的分子进行拓展研究,分别在近红外染料和金属荧光识别等相关领域中得到应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4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5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DOI:
发表时间:2017

胡昱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900715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272070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27908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8-羟基喹啉类金属-有机配位分子笼的设计组装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批准号:2160300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莉艳
学科分类:B02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混合晶体的物理性质研究

批准号:1187423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韩圣浩
学科分类:A2013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8-羟基喹啉衍生的氟硼吡咯(BODIPY)类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批准号:2090202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赵春常
学科分类:B0110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8-羟基喹啉基全有机自旋电子器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批准号:1180404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姜丰
学科分类:A20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