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化学系统微生物生物膜形成与转录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27000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1.00
负责人:邢德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冰峰,孙睿,吴迪,梁庆,蒋青青,刘倩,李华华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群落转录组学生物膜生物电化学系统
结项摘要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 (BES) , are devices capable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 or hydrogen gas and converting organic compounds via microbial electrosynthesis using wastewater, provide a new technique for understanding physiological ecology on biofilm.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biofilm forma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relative to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using BES. Competition of surface space, biofilm formation on the anode with pure and mixed cultur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film structure and power output will be investigated by developing micro-BES combined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CLSM). In order to enrich quickly the anode biofilm, electricity generation using the different kinds of inoculants were was compared. The anode biofilms with high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will be analyzed using meta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technology. Th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of genes relative to ex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will be determin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in transcriptome between biofilm and suspension of pure culture in BES fed with different electron donors and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bicultural exoelectrogens on transcriptome of each inoculated strain. These studies will guide the optimization of biofilm structure of the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

生物电化学系统(BES)可以在处理废水同时回收电能、氢能或实现生物电化学合成,该技术也为微生物生物膜生理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本课题研究目的是利用生物电化学系统揭示生物膜形成及其胞外电子传递相关基因表达研究。通过开发微型生物电化学系统(micro-BES)结合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揭示纯菌和混菌阳极生物膜形成过程和阳极表面空间竞争,并分析生物膜三维结构对电能输出的影响。比较不同来源接种物对产电生物膜富集的影响,对具有较高电化学活性的生物膜进行宏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比较不同电子供体和不同阳极电位条件下产电纯菌生物膜与悬浮菌液的转录组差异,分析共培养对产电微生物转录组的影响,确定与胞外电子传递相关基因表达调控机制。这些研究将对生物电化学系统生物膜结构优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项目摘要

生物电化学系统(BES)可以在处理废水同时回收电能、氢能或实现生物电化学合成,该技术也为微生物生物膜生理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本课题研究目的是利用生物电化学系统揭示生物膜形成及其胞外电子传递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研究。通过开发微型生物电化学系统和电极制备方法,结合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揭示纯菌和混菌阳极生物膜形成过程和阳极表面空间竞争,并分析生物膜三维结构对电能输出的影响。比较不同来源接种物对产电生物膜富集的影响,对具有较高电化学活性的生物膜进行宏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了多重种群互作驱动的氢烷产生机制。比较了不同电子供体和不同阳极电位条件产电纯菌生物膜与悬浮菌液的转录组差异,分析共培养对产电微生物转录组的影响,确定与胞外电子传递相关基因表达调控机制。这些研究将对生物电化学系统生物膜结构优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4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5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邢德峰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87011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0004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47023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生物炭纤维及微生物膜的形成机制与特性

批准号:50273002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刘杰
学科分类:E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生物电化学系统中混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与快速高效成膜方法研究

批准号:2157706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鑫
学科分类:B0604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绿脓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及生物膜形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批准号:30370079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贾文祥
学科分类:C0108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转录因子SigB调节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30270018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张青
学科分类:C010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