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虫和硅在华南新元古代和古生代烃源岩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839903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0
负责人:冯庆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批准年份:2008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09-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夏文臣,张宁,何卫红,顾松竹,张素新,SylvieCrasquin-Soleau,FrancoisBaudin,JeanBroutin,PatrickDeWever
关键词:
硅质岩烃源岩评价有机质保存有机质母源放射虫
结项摘要

运用地球生物学的研究思想,研究放射虫和硅在华南震旦纪和古生代含硅质岩系烃源岩形成中的作用;研究大隆组、孤峰组、五峰组、牛蹄塘组和陡山沱组含硅质岩系烃源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古海洋条件和沉积环境;调查放射虫对烃源岩有机质的贡献,以及硅活动对嗜热生物群、异源类、其它藻类、细菌等生物兴衰的影响,分析华南震旦纪和古生代烃源岩有机质的来源和主控因素;利用微体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同位素、总有机碳等方法,计算古生产力、沉积有机质和埋藏有机质量,查明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调查这些变化与构造、地质、古地理和古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沉积过程和埋藏过程中硅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和作用,研究成岩过程中含硅质岩系有机质的迁移规律;探讨含硅质岩系烃源岩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南方新元古代和古生代海相含硅质岩系烃源岩的评价和预测服务。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地球生物学的研究思想为指导,采用微体古生物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方法,对华南上二叠统大隆组、中二叠统孤峰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伊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硅-泥质黑色岩系中的放射虫等生物群及其与有机质富集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发表研究成果42篇,其中SCI源刊论文19篇(国外SCI源刊论文13篇,包括Geology 1篇、Geobiology 2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华南古生代放射虫分类学、古生态学和生物地层学;对二叠纪放射虫丰度进行了定量统计,将统计数据与TOC、生物硅等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证明球形放射虫丰度可以最为古生产力的替代指标,识别出高生产力放射虫指示物种;在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黑色岩系中发现格子状放射虫化石,修订了把棒状刺放射虫化石(Archaeospicularia)作为最古老祖先的传统认识。2)在华南地区7条上二叠统大隆组剖面上,发现较丰富的疑源类化石,查明了疑源类分异度和丰度、及其与离海岸距离的分布关系,修改了传统认为二叠纪疑源类缺乏的观点。3)系统研究了晚二叠世长兴期古植物分类学、古生态学和古气候学,发现华南晚二叠世晚期多数植物进入衰退阶段,但耐旱松柏类植物进入繁盛期,其后裔成为中生代植物群的主体。4)恢复了扬子南、北缘盆地大隆组古生产力,发现残余TOC与古生产力最密切,查明扬子板块南缘盆地古生产力偏低、北缘盆地较高,后者主要与上升流发育有关。5)通过火山作用和微生物化石群演化的综合对比研究,提出火山作用及其引起的陆地风化作用是导致微生物群繁盛、初级生产力升高、和碳同位素变化的关键因素。这些研究成果为新兴的地球生物学发展提供了古生物学门类支撑证据,发展了地球生物学和传统古生物学在烃源岩评价和预测方面的应用服务功能。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3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4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5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DOI:10.19818/j.cnki.1671-1637.2021.05.022
发表时间:2021

冯庆来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67222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8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302020
批准年份:1993
资助金额:5.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372105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17220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43010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349.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4077214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972002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华南湘赣永州-萍乡早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

批准号:4140210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郑宁
学科分类:D020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赣东北混杂岩带中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及构造环境研究

批准号:49642002
批准年份:1996
负责人:何科昭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广西晚古生代硅质岩的放射虫化石组合及构造沉积背景

批准号:49272073
批准年份:1992
负责人:吴浩若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元古代海相烃源岩形成的生物、海洋和地质因素及耦合关系研究

批准号:4153031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水昌
学科分类:D0311
资助金额:29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