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国特有树种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为实验材料,选择前期工作筛选的2种效果较好的丛枝菌根真菌- - 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和透光球囊霉(Glomus diaphanum)接种喜树幼苗,观察菌根真菌侵染和菌根形成过程中喜树幼苗各器官(根、茎、叶,主要是根)的喜树碱含量变化,籍此总结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和菌根形成过程与喜树碱含量变化的对应关系。同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荧光分析技术,观测喜树幼苗细根在菌根真菌侵染和菌根形成过程的喜树碱含量变化,在组织与细胞水平上分析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和菌根形成过程与喜树碱含量变化的对应关系,探究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及菌根形成与喜树碱含量变化的因果关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云南省绿春县胡椒病害及丛枝菌根真菌的调查
张掖湿地宽苞水柏枝和多枝柽柳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分析
微生物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石漠化地区桑树丛枝菌根真菌对宿主根系吸水的促进作用
菌根真菌促进金线莲生长中对其次生代谢产物影响的研究
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凋亡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关系
丛枝菌根真菌(AMF)调控干热河谷木棉磷代谢及其与抗旱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