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的必需因素。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04-2005年首次在中国开展的HPV现患率调查显示:中国女性HPV感染率居世界较高水平、各年龄别感染率保持稳定水平。这提示中国女性HPV感染可能以持续感染为主。本研究拟在2005年沈阳1000名15-59岁女性HPV现患率基线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随访研究,问卷调查并收集子宫颈细胞后,运用PCR方法进行HPV分型及变异体检测,分析5年持续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同时,由于HPV的自然清除主要发生在年轻女性感染HPV后的1~2年内,因此本研究还将对该队列中30岁以下年轻女性,开展每年一次,为期2年的短期随访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相同实验方法,研究年轻女性中HPV自然清除的情况,以完整描述HPV感染在中国各年龄段女性中的自然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HPV疫苗和子宫颈癌筛查方案在人群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本项目在2005年沈阳1000名15-59岁女性HPV现患率基线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随访研究,问卷调查并收集子宫颈细胞后,运用PCR方法进行HPV分型及变异体检测,分析5年持续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同时,本研究还对该队列中30岁以下年轻女性,开展每年一次,为期2年的短期随访研究,分析年轻女性中HPV自然清除的情况,完整描述HPV感染在中国各年龄段女性中的自然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在项目执行期内,本项目组完成了759例参与者的随访,随访率达75.9%,基本达到了项目预期80.0%随访率的目标,较成功地完成了以人群为基础的长期和短期两个阶段的随访工作。同时,完成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工作。研究结果证实:研究人群中12和24个月型别特异性HPV持续感染率分别为32.1%和12.4%;其中HPV 16、18、52和58型12个月的持续感染率分别为41.3%、50.2%、15.4%和40.5%。该人群12和24个月HPV新发感染率分别为9.3%和2.1%。30岁以下的年轻妇女中,12和24个月HPV清除率分别为65.9%和73.0%。吸烟、未采取避孕措施和丈夫婚外性行为是研究人群HPV持续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对HPV 16型感染阳性标本进行变异体测序,初步发现HPV16欧洲型变异体在研究人群中检出率最高;但HPV16亚洲型变异体持续感染率最高。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为HPV疫苗和子宫颈癌筛查方案在人群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基础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异质环境中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中国安阳自然人群口腔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自然史及传播规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大龄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人双埃可病毒感染自然史的研究
人乳头瘤病毒变异体在中国不同宫颈病变人群中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