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电池能够从有机废水中发电,同时处理该废水,是一种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可持续性废水处理新型工艺之一,然而该技术用于实际的瓶颈是电池功率密度太低。因此,弄清产电细菌传导电子机理,优化燃料电池设计和运行模式并选择具有高电位的阴极电子受体,探究影响电能输出的关键因素,是提高系统功率输出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阳极微生物的种群演化规律,分离出一株产电细菌,研究其生理生态学、动力学以及传导电子机理,找到关键因素,强化电子传导;(2)设计一种环式生物燃料电池,通过增大质子通过面积减小内电阻,同时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减小电池内电阻,强化功率密度;(3)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比较氧气、铁氰化钾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作为阴极电子受体的发电性能,确定最优阴极电子受体;(4)在阳极、阴极和反应器运行方式最优的条件下运行系统,进一步从整体上强化电池发电。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微生物电化学耦合芬顿系统(MES-F)同步降解剩余污泥与催化氧化二级处理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的效能与机制
微生物燃料电池内部传递机理与强化研究
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微生物与电极作用机制及产电性能强化研究
接种混合细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子传递机理研究
离子液体-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强化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子传递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