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改革拖延症”及其治理机制研究:基于行为公共经济学的视角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87313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刘瑞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罗来军,刘晓光,邹静娴,江艇,魏钦恭,傅鹏,赵奇锋,高雄伟,段雨晨
关键词:
经济转型地方政府改革拖延治理机制
结项摘要

Whether China can achieve sustained and healthy economic growth in the future depends on the perfection degree of the top-level design reform and the execution of the reform. However, the practical reforms often lag behind the anticipated progress and resulted in "reform procrastination". This project tries to combine the latest cognition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with the theory of incentive mechanism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reasons of "reform procrastination" and expanse of the existing theory. In view of that different behavior and inherent mechanism of "reform procrastination" may occur in different fields, this project gives a systematic explan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reform procrastination" from the multiple angles, such as the benefits distribution across time, asymmetric cost sharing, endowment effect, herd behavior, path dependence and overconfidence and so on, and further collect the data of "government planning objectives" and typical cas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areas to verify the hypothesis derived by theories. Finally, this project combines behavioral economics with mechanism design theory, proposes a feasible governance plan for "reform procrastination" in different fields in China.

中国未来能否实现持续健康的经济增长,依赖于改革顶层设计的完善程度和改革的执行力。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各个地方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往往会采取拖延行为,这导致现实中改革的进度往往要落后于预期的改革进度,产生“改革拖延症”(Reform procrastination)。本课题试图将行为经济学的最新认知与激励机制理论相结合,系统分析“改革拖延症”的原因,形成对既有理论的补充和拓展。有鉴于在不同领域中,“改革拖延症”的表现和内在机理可能不同,本课题从改革的收益跨时分布、非对称成本分担、禀赋效应、羊群行为、路径依赖、过度自负等多个角度出发,对“改革拖延症”的作用机制给予系统解释,并进一步搜集中国各个地方的“政府规划目标”数据和分地区、分领域的典型案例,结合计量和案例研究方法,对理论推演得出的假说给予验证。最后,本课题将行为经济学和机制设计理论相结合,提出针对中国不同领域的“改革拖延症”的可行治理方案。

项目摘要

经过长达4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改革经历了长足的进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改革也从最初的“帕累托改进式改革”逐渐转向“非帕累托改进式改革”,改革的动力在逐渐消退,而改革的阻力在不断加大。现实中,各个地方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往往会采取拖延行为,这导致现实中改革的进度往往要落后于预期的改革进度,产生改革拖延(Reform procrastination)。当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时候,如何促进改革真正及时落地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因此,一些需要迫切回答的疑问是:为什么各个地方会患上改革拖延症?为什么各个地区的症状会有所不同?如何形成对于这些拖延的治理机制?.本课题在系统梳理中国改革拖延的若干特征性事实的基础上,将行为经济学的最新认知与激励机制理论相结合,深入地分析了“改革拖延症”的产生原因和诱发机制,形成对既有理论的补充和拓展。有鉴于在不同领域中,“改革拖延症”的表现和内在机理可能不同,本课题从改革的收益跨时分布、非对称成本分担、风险规避下的羊群行为、历史禀赋结构下的路径依赖、不确定性下的集体选择等多个角度出发,对“改革拖延症”的表征及其作用机制给予了系统解释,并进一步搜集中国各个改革领域的典型案例,结合案例研究方法,对理论推演得出的假说给予验证。最后,本课题结合机制设计理论,提出了针对中国不同领域的“改革拖延症”的可行治理方案。这些研究内容对于中国转型时期各类改革拖延症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有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期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4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DOI:10.14116/j.nkes.2021.03.003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刘瑞明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我国城市社区转型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公共产品供给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批准号:4110114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周锐波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农户用药行为选择、演变与治理机制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

批准号:7176300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樊孝凤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公共项目治理绩效度量研究:基于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的视角

批准号:7127201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严玲
学科分类:G0115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经济的“双重”结构转型: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批准号:7170305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潘珊
学科分类:G030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