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已有一些新型的干细胞从实体和血液恶性肿瘤中被成功分离,称为肿瘤干细胞,其中包括从恶性胶质瘤分离出的脑肿瘤干细胞(BTSC)。虽然只占少部分,但它们的致瘤性和转移性极强。那么它们强大致瘤能力背后是否隐藏着特殊的免疫逃逸伎俩?四十多年前人们就发现在恶性脑瘤内有T细胞,但近来发现它们其实无抗瘤性,是否BTSC在这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B7-H1和B7-H4是近来发现的新型负性共刺激分子,它们能抑制T细胞,促进肿瘤逃逸。那么它们也与BTSC有关?目前国内外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本研究计划分选鉴定出BTSC,探索B7-H4和B7-H1在BTSC中的表达情况;了解BTSC与淋巴细胞共培养时负性信号的变化,是否影响抗原递呈细胞、T细胞的功能等。同时将通过体内实验探索负性分子在BTSC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DC疫苗对该途径的影响。本课题预期能为靶向BTSC的免疫治疗提供有用的科研资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途径在脑胶质瘤干细胞侵袭性生长中的作用及机制
负性共刺激分子B7H5(VISTA)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
基于Hedgehog通路调控的共刺激分子"4IgB7H3"在胶质瘤细胞免疫逃逸中的分子机理研究
共刺激分子B7-H3在骨肉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