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根际强化修复及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0114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林爱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徐仲均,张洪波,王凤花,谢文娟
关键词:
根际效应生物可利用性生物修复
结项摘要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环境并引起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的一类重要污染物,容易富集在土壤的表层,在土壤中易于吸附而生物可利用性低,导致修复效率不高。为了提高修复PAHs效率,本研究选择芘为研究对象,采用能产生表面活性物质而降解芘的微生物,研究其对环境中芘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和降解,筛选能够与其具有协同关系的植物种类,利用植物根际效应提高土壤降解菌接种效果,构建"植物-微生物"降解体系,寻求提高降解菌的接种效果的培养途径和生物学手段,提出典型PAHs污染土壤的根际修复途径及其机制。

项目摘要

微生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并未在实践中获得全面应用,主要是由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限制因素造成的,如:缺少高效降解微生物、高效降解微生物在土壤中难以适应并快速生长繁殖、有机污染物在土壤颗粒中的吸附导致修复难以持续进行等,国内外对相关研究均十分重视。我们采用富集分离的手段获得了多株芘降解菌株和石油降解菌株,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明确了降解菌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机制,探明了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作用效果,利用植物根际效应提高土壤降解菌接种效果,构建“植物-微生物”降解体系。首先,通过富集分离方法可以有效获得目标污染物的降解微生物,并且可以通过驯化的手段解决微生物的功能退化问题。第二、不同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机制不同,分泌表面活性物质是微生物提高对污染物降解和吸收的一个重要手段,不同微生物的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方式不同,细菌的细胞表面疏水性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并与其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三、通过构建“植物-微生物”降解体系可以有效解决高效降解微生物接种于土壤中的生存问题,其原因之一是该体系中接种降解微生物能有效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由此降低了污染物对植物的毒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4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5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土壤多环芳烃污染根际修复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批准号:4080109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张晶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蜈蚣草修复砷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根际效应及解毒机制研究

批准号:4150135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孙璐
学科分类:D07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多环芳烃-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化学强化修复原理及调控机制

批准号:40771182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周文军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氧化石墨烯强化植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及其机理研究

批准号:3160041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杜俊杰
学科分类:C0310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