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37作为蛋白激酶特异性辅助分子伴侣参与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中多种蛋白激酶的折叠和成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的研究显示,CDC37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肝癌细胞系CDC37基因表达的沉默不但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促进癌细胞凋亡,而且可明显抑制裸鼠模型中肿瘤的形成和生长,但CDC37在肝癌中过表达的调控机制及其与肝癌发生的关系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拟首先用腺病毒包装的可复制型HBV感染肝癌细胞系,同时用构建有HBV不同基因的表达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从病毒的角度研究HBV的复制及其不同基因对CDC37表达的影响;其次以HBV相关肝癌为研究对象,从表观遗传学角度,研究DNA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及乙酰化、miRNA的调控在CDC37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旨在从病毒和宿主相结合的角度揭示HBV相关肝癌中CDC37过表达的调控机制,为寻找有效的抗肝癌药物靶点提供线索和依据。
CDC37作为蛋白激酶特异性辅助分子伴侣,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既往研究证实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但CDC37在肝癌细胞中过表达的调控机制及其与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分别从乙肝病毒(HBV)和宿主表观遗传学调控等方面研究了调控CDC37表达的可能的分子机制。通过构建不同HBV基因型毒株复制子及HBV不同基因表达载体,细胞系研究结果发现,HBV的复制及其不同基因的表达不会明显影响CDC37的表达水平,提示HBV的复制和不同蛋白的表达不会通过上调肝细胞内CDC37的表达水平而导致HCC的发生。表观遗传学方面,通过对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对比研究发现,肝癌组织中CDC37的高表达与其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或乙酰化调控关系不明显;通过不同细胞系的转染研究发现,CDC37的表达也不存在microRNA调控。在项目计划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还增加了对不同肝癌患者CDC37启动子区DNA序列的分析,发现CDC37启动子存在(GT)n1-GC-(GT)n2多种组合形式的微卫星多态性,虽然进一步细胞系分析未发现不同组合形式的多态性对CDC37表达的影响,但不同组合形式在CDC37高表达和无高表达癌组织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另外我们的研究还发现抑制CDC37表达后NUDT15和 TGFB2基因以及EPO和CCPG1分别被上调和下调。我们的系列研究结果提示,CDC37的高表达可能受到其他基因或信号网络的调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Hsp90与共伴侣Cdc37调控人精子获能过程中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Src活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Hsp90与辅助伴侣分子Cdc37相互作用过程的调控、调控剂的设计及生物机制研究
Hsp90与共伴侣Cdc37通过Erk1/2及p38信号通路调控人精子获能的分子机制研究
线粒体分子伴侣mortalin表达调控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