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退化地质生态系统保护地的景观恢复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762004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7.00
负责人:李玉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07
结题年份:2010
起止时间:2008-01-01 - 201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智英,王宇,白仙富,雷卫伟,高红侠,杨绫,马海英
关键词:
景观恢复地质遗迹石林喀斯特土壤水文
结项摘要

建立保护地保护自然遗产以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改善生态功能,丰富景观多样性,保护与改善水源地,但理论与技术研究尚弱。研究群落恢复和土壤变化的成果较多,但对自然景观恢复作用与机制报道较少,尤欠"地质遗迹、土壤、水文、植物群落"之间的保护恢复协调研究,以及在景观恢复中的作用,这影响保护地管理。石林地区长期的人工干扰导致以自然植被和湿地为中心的退化,出现过石漠化(1800-1930s),但建立公园70多年来,围绕喀斯特溶痕(石林)保护地出现自然恢复群落,部分管理景观开始自然化。本项目研究石林公园的喀斯特溶痕格局、土壤水文结构功能、群落生境空间结构、关键种群恢复更新机制、土壤动物群落演变,探索喀斯特退化地质生态系统的"地质遗迹、土壤、水文、植物群落关键种群"保护恢复协调机制,揭示自然景观恢复机理,对照石林自然景观原貌,筛选促进自然景观恢复的地质遗迹保护与管理策略。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李玉辉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37151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26201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退化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生态学过程

批准号:39560021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朱守谦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土壤丛枝真菌在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的作用机制

批准号:3127055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何寻阳
学科分类:C0311
资助金额:7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喀斯特环境中土壤退化机理与恢复重建途径研究

批准号:49761003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杨胜天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退化云冷杉天然林生态系统恢复机理研究

批准号:30671667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亢新刚
学科分类:C160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