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丙酮酸激酶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078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8.00
负责人:卢大儒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陆志强,张玉皓,范薇薇,陈晨,朱青,李国保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糖酵解L型丙酮酸激酶表观遗传学
结项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肝脏糖异生是NAFLD发生的机制之一,L型丙酮酸激酶(LPK)是糖异生逆反应-糖酵解的关键限速酶之一,基因连锁和关联分析显示该基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LPK在NAFLD模型中表达显著降低,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异常是其表达下调的重要机制;在脂肪肝细胞模型中LPK基因过表达和RNAi,均能够相应改变脂肪肝的脂肪含量及胰岛素抵抗状态。为了进一步研究LPK在NAFLD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本课题拟在临床NAFLD样本中验证LPK与NAFLD的相关性;研究LPK基因在NAFLD中的表达调控元件及其表观遗传机制;探索LPK 基因过表达对NAFLD小鼠的治疗作用;在此基础上,围绕糖脂代谢和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阐明LPK治疗NAFLD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对NAFLD的致病机制的阐明以及NAFLD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丙酮酸激酶基因(L-type pyruvate kinase,LPK)是糖酵解通路中的关键基因之一,多个关联研究结果都显示LPK 基因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为此,我们在国家自然基金(81170786)的资助下,开展了LPK与NAFLD相关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重点在NAFLD 模型中开展了LPK 基因表观遗传学研究。.首先,通过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大鼠肝脏细胞(BRL)制备了NAFLD细胞模型,通过高脂饮食喂养SD 大鼠建立了NAFLD 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该课题从DNA 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miRNA 调控三方面研究NAFLD 模型中表观遗传学修饰对LPK 基因表达的影响:1. 两种NAFLD 模型中LPK 基因启动子区域CpG 位点的甲基化程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 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实验发现两种NAFLD 模型中LPK 基因DNA 区域组蛋白H3、H4 的总体乙酰化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3. miR‐15b 可能是潜在的血清标志物。miR‐15b 表达量在NAFLD 细胞和动物模型中都显著升高(P<0.01)。在我们收集的37 例健康人和64 例脂肪肝患者的血清中,发现脂肪肝患者血清中miR-15b 的表达量显著高于(P<0.01)健康人。.该课题还采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构建LPK敲除小鼠,检测发现其丙酮酸激酶活性显著下降,并出现了脾脏肿大的现象,在小鼠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糖脂代谢相关基因定量显示:小鼠组织脂肪合成能力基因表达下降,代谢能力基因表达增强,能够合成更多的葡萄糖,此外还反映出小鼠白色脂肪向褐色脂肪转化,从而更快的向组织提供能量,肌肉组织中出现了炎症反应。.该课题首先通过细胞模型和实验动物(小鼠和大鼠)阐明了LPK在糖脂大写和NAFLD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重点从表观遗传学的三个方面:DNA 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miRNA 调控初步探索了LPK 基因在NAFLD 模型中表达调控机制, BBR 治疗NAFLD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逆转其表观修饰从而恢复LPK 基因表达,改善糖脂代谢,该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3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4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5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DOI:10.12202/j.0476-0301.2020285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二酰甘油激酶θ参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与缓解过程中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147005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蔡凯
学科分类:C11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TM6SF2基因E167K变异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7051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晓亮
学科分类:H0307
资助金额:5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非酒精性脂肪肝脾阳虚证与易感基因、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批准号:8160341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刘保成
学科分类:H330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基因多态性功能研究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批准号:30470818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董艳
学科分类:H0708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