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矿化带土壤是大气重要自然释汞源,裸露土壤向大气释汞的过程及制约因素认识的较清楚,相应的估算汞矿化带裸露土壤向大气的排汞量的模型已建立。由于非常缺乏汞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的认识,制约了我们正确估算有植被覆盖的土壤向大气的释汞通量。本项目拟选取位于环太平洋汞矿化带内且植被覆盖率高的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典型植被覆盖下土壤向大气释汞通量及控制因素,并与裸露土壤释汞过程进行对比,确定典型植被对土壤向大气排汞过程的影响方式;研究生长在高汞土壤的典型植被与大气间汞的交换通量及影响因素;利用室内盆栽培养典型植物结合单一汞同位素(Hg-199)加入示踪的模拟试验,研究各种典型植物对土壤汞吸收和转移规律,探讨其影响土壤向大气释汞量影响机理;最终建立植被覆盖的汞矿化带土壤向大气释汞量估算的模型。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汞矿化带土壤向大气释汞通量及对全球汞循环的意义
西南高汞区水体/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研究
大气沉降对我国西南地区典型森林土壤汞排放的影响研究
中国西南典型山地大气汞沉降的海拔效应及汞污染的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