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持久性自由基在剩余污泥热解炭化体系中的产生及迁移转化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77801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魏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秀杰,郑照明,张晶,杜亚峰,赵青,程笑婕,刘亦陶
关键词:
剩余污泥炭化生物质炭环境持久性自由基迁移转化
结项摘要

Environmentally Persistent Free Radicals (EPFRs)are a new kind of pollutant, and the lifetimes of EPFRs are longer than that of general radials. Biochar is concerned much in recent years, which ha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but it generates the radicals in the process of pyrolysis. In this study, excess sludge was used as raw material to prepare biochar under different pyrolysis conditions. The factors (temperature, time, surface organic functional groups and metal )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EPFRs and the migr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will be studied by changing the pyrolysis conditions and desorption experiments. On this basis, combining some intelligent algorithms (neural network and genetic algorithm), a multiple intelligent coupling prediction model for forecasting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and reaction activity will be developed with the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EPFRs obtained with theory of quantum chemistry and calculation accuracy, which can quickly determine the reaction activity of EPFRs. The research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deep understanding the environmental dynamic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f EPRFs, as well as the utilization of excess activated sludge and biochar.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是相对传统关注的短寿命自由基提出的一类稳定性强,反应活性相对较低,且带有环境污染性和毒性化学基团的新型环境风险物质。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多功能材料正逐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其制备过程中也会生成EPFRs。本研究拟通过对剩余污泥两种不同热解炭化过程中关键因素(温度、时间、表面官能团、金属等)及生成EPFRs的分析,探究热解行为对于剩余污泥产生EPFRs的影响机制,解析EPFRs在热解及炭化后的迁移性、转化性及持久存在特性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等智能理论,通过计算获得EPFRs的结构参数,建立EPFRs反应活性多元耦合智能预测模型,以揭示剩余污泥热解炭化过程中EPFRs的产生机理和迁移转化机制。本研究将为深入理解EPFRs的环境行为,为剩余污泥的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利用,为生物质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项目摘要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是相对传统关注的短寿命自由基提出的一类稳定性强,反应活性相对较低,且带有一定环境污染性和毒性化学基团的新型环境风险物质。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多功能材料正逐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其制备过程中也会生成EPFRs。本研究拟通过对剩余污泥热解过程中关键因素分析及模型的方法,探究热解行为对于剩余污泥产生EPFRs的影响机制,解析EPFRs可迁移性、转化性及持久存在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水热炭化后的SBC表面粗糙,形成了多孔网络结构。水热反应增加了SBC的石墨化程度,尤其是C-O、O-H和C=O等官能团增加明显。EPFRs生成后只在固相中存在。O-EPFRs和C-EPFRs分别在120~150°C和260~280°C之间形成,且EPFRs浓度随水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而水热停留时间和初始pH仅对EPFRs的浓度有一定的影响,不会改变EPFRs的类型。另外,O-EPFRs由SBC上的羧基与金属上的羟基消除水反应形成,半衰期为160.45天;SBC上的醛基和芳香基分别与金属上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EPFRs,半衰期为401.10天。生物质炭上的EPFRs可将As(III)氧化为As(V),将Cr(VI)还原为Cr(III)。同时SBC上的EPFRs可以激活过氧化物PS产生SO ̶ 4•和•OH,而且EPFRs能够将电子转移到分子氧生成O ̶ 2•,再进一步与PS反应生成SO ̶ 4•,从而进一步降解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最后利用福井函数和双描述符进行污染物反应位点的预测,评估中间产物毒性。一级降解产物会表现出比四环素更低的毒性,二到三级降解产物的毒性虽然高于四环素,但是四级产物进一步氧化生成较小分子的羧酸后对水生生物基本无害,最后会有一部分进一步矿化分解成 CO2和H2O。本研究为深入理解EPFRs的环境行为,为剩余污泥的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利用及为生物质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污泥中重金属Cu和Pb在热解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原位催化机制研究

批准号:2180613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田科
学科分类:B0606
资助金额:25.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废弃生物质水热炭化过程中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形成机理及其反应活性研究

批准号:2157708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阮秀秀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纳米石墨烯表面持久性自由基的环境转化及毒性机制研究

批准号:21906110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崇羽
学科分类:B06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人工加强地下环境产生羟基自由基及其对PFOA迁移转化的影响

批准号:4180721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丹丹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