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纳米掺杂石墨烯复合物构筑生物分子固定界面及其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应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0500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王广凤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方宾,沈业青,张德兴,顾爱侠,张翠红,黄昊,冯跃华
关键词:
石墨烯生物分子固定界面金纳米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结项摘要

免疫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传感器,以其鉴定物质的高特异性、高灵敏性和高稳定性受到人们的青睐。生物分子固定界面的设计与构筑是免疫分析法中的关键部分,因此开发新材料、设计新路线用于构筑生物分子固定界面成为生物化学的研究热点。石墨烯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电能力、高稳定性及与碳纳米管的相似之处使之有望成为生物分子固定界面的基底材料。我们拟用金纳米掺杂石墨烯,通过自组装、包埋以及共价键合制备不同类型生物分子固定界面并将其用于电化学免疫分析,探讨生物分子固定及免疫分析的机理,讨论不同类型功能界面对生物分子固载效果的影响,优化实验条件,以寻找到高灵敏性、高稳定性及低非特异性吸附的新型高效生物分子固载界面。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对于生物分子的固定及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项目摘要

免疫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传感器,以其鉴定物质的高特异性、高灵敏性和高稳定性受到人们的青睐。生物分子固定界面的设计与构筑是免疫分析法中的关键部分,因此开发新材料、设计新路线用于构筑生物分子固定界面成为生物化学的研究热点。石墨烯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电能力、高稳定性及与碳纳米管的相似之处使之有望成为生物分子固定界面的基底材料。本项目以金纳米掺杂石墨烯为基质,以新型高效生物分子固载界面为载体,以肿瘤标志物为对象,开展了系列合成、制备、电化学免疫分析及规律的研究。先后构建6种不同放大策略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同时还建立了其他10余种生物、药物小分子及金属离子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发表SCI论文30余篇,IF>3.0的论文15余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氮硫共掺杂石墨烯纳米带材料的组装及其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批准号:2160506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杨国海
学科分类:B04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层层自组装构筑三维结构石墨烯纳米复合薄膜及其电化学应用

批准号:2140404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于亚明
学科分类:B01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石墨烯/CeO2纳米阵列复合体系的构筑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批准号:5140208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崔接武
学科分类:E02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电活性分子掺杂导电聚合物/石墨烯分级纳米复合物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储能研究

批准号:5130303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杨超
学科分类:E03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