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载信息服务使用日趋频繁并成为引发交通事故重要因素的背景下,针对车载信息服务对驾驶员行为与交通安全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规律展开研究。归纳驾驶员行为与交通安全等指标并测试其特性。通过驾驶模拟系统实验,研究驾驶员补偿与多任务协调行为,提炼车载信息服务影响下驾驶员行为模式,揭示车载服务信息对驾驶员行为的作用机理。建立交通安全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与量测方法。结合驾驶模拟系统实验与道路实验,提取不同内容、方式和长时间、多次使用情况下,车载信息服务对驾驶员行为与交通安全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对于描述次要任务对驾驶任务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信息加工与行为形成过程,促进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品质提升与交通安全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
在驾驶过程中使用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导致负荷增加、注意力分散、认知与判断能力降低等问题,客观上影响着驾驶行为,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在设计与生产中,对于系统先进、高效等问题更为关注,忽视了车载信息服务系统的负面影响。. 本研究通过多种指标表征驾驶人注意分散状态,研究了不同的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对驾驶人影响的差异,分析了驾驶人行为与交通安全的关系。主要内容与结论包括:. 首先,研究了车载信息服务对驾驶人视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车载信息后,驾驶人对前方道路区域的注视面积有显著的减小;驾驶人注视点的位置分布存在显著变化,更接近于地面。前方道路区域平均注视比例显著减小;驾驶人注视持续时间无显著变化;驾驶人短眨眼(0-60ms)和中眨眼(61-130ms)明显增加,长眨眼(131-200ms)变化不大。短眨眼、中眨眼增加表示车载导航情况下驾驶人的工作负荷更大;驾驶人瞳孔面积指标受到客观环境亮度、照度变化影响较大,不适宜于实车实验。. 其次,比较了多种条件下车载信息服务影响的差异。比较车载信息终端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中部、置物台上方、置物台下方3处时的差异。放在置物台上方位置时,车载信息对驾驶人的影响最小;视听联合信息服务与单独视觉信息服务相比,后者各项指标较优,驾驶人对前方区域的关注度较高,绩效较高;考察手持式设备与非手持式设备对驾驶人的影响,使用手持设备时,驾驶人对前方区域关注度较低,绩效较低,使用非手持式设备与无车载信息条件下驾驶人状况更为接近,但仍有差异。. 最后,研究了交通信息对驾驶行为与交通安全的影响。安装绿灯信号倒计时对车辆运行速度均值影响较小,但是对车速离散程度具有明显影响。 监控系统与绿灯倒计时的安装有交互作用,两者同时使用时,车速与超速比例较小;无监控而使用绿灯倒计时情况下,车速与超速反而增大。此外,还探讨了交通行为与交通风险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概率计算的交叉口冲突点碰撞风险模型与追尾碰撞风险模型,发现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交通安全状态。. 上述成果对于研究次任务、主任务与驾驶人之间相互影响的信息加工模型具有理论意义,对于车载信息系统的设计、选择、标准制定具有应用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基于车载信息系统的驾驶员多通道分神特性及其对驾驶绩效的影响研究
高速公路路侧景观对驾驶员行为影响规律研究
交叉口过渡信号设置对驾驶员心理及交通安全影响研究
车载指路信息对交织区换道行为影响机理解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