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产品质量控制、管理和溯源中存在的人为因素影响大、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弱、缺少智能性关键技术的支持等问题,根据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一般特点,探索应用Agent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其过程控制追踪、溯源、智能化信息监督、应急反应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等问题,提出基于Agent的应用和开发方法,研究其通讯和协同机制,设计基于Agent的农产品质量控制系统框架,使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能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特点,添加相应的控制环节和条件,适应不同目标和类型的农产品控制、跟踪和安全预警。并以蜂蜜产品为例进行实验,设计和试验开发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流通和监督、控制的智能Agent,并实现多Agent的通讯和协作。.本项研究将提出一种具有感知性、智能性、协同性的农产品质量控制方法,为诸如粮食、蜂产品、蔬菜、果品等具有分散性、个体小、需要混合加工等特点的农产品控制与追溯提供技术支持和通用性方法。
本项研究针对农产品质量控制、管理和溯源中存在的人为因素影响大、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弱、缺少智能性关键技术的支持等问题,根据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一般特点,探索应用Agent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其追踪、溯源、信息监督、应急反应和过程控制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等问题,开展了基于Agent技术的农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在系统地分析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诸多环节和质量控制关键点及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通用意义的基于Agent的农产品质量控制系统技术框架,提出的技术框架具有通用性,能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特点,添加相应的追踪与控制环节和条件,能适应不同目标和类型的农产品质量溯源、预警和控制;提出了具有感知性、智能性、协同性的农产品质量控制方法,设计和试验开发了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流通和监督、控制的智能Agent,并实现了多Agent的通讯和协作。.从具有分散性、个体小、需要混合加工等特点的蜂产品质量控制进行突破与攻关,提出了基于Agent的蜂产品质量控制技术框架,设计了技术系统,并进行了实践,开发了基于Agent的蜂蜜质量追溯与控制系统,与农业部行业项目结合,采集了北京、黑龙江、内蒙、安徽、四川、广东、浙江、新疆等地区总共10个试验点的蜂产品产地、蜂农、收购商、加工厂以及销售等信息,并建立了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中收集了近30万条2009年至2012年的数据;在北京市密云和门头沟地区、广东从化和蕉岭地区、黑龙江虎林地区、四川成都地区,分别对蜂农、加工厂开展了培训和实验;毕业2名硕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研究生,形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有“基于Agent的蜂蜜质量追溯系统研究”(2011年)和博士论文“基于Agent的蜂产品质量控制研究”(2012年);在培1名博士研究生;发表研究论文7篇,其中EI收录6篇,国内核心期刊1篇;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多次参加国内Agent技术和相关学术交流会;参加了在韩国举办的国际养蜂大会,与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系进行了Agent技术交流,并做学术报告。.本项研究为农产品质量控制与安全追溯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新的技术方法。已经完成课题计划的任务指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Hindsight-aware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lgorithm for multi-agent systems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基于技术扩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研究
价格形成、质量控制与超市农产品经营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协同控制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