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与亲环素A相互作用在乙肝炎症反应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0017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田晓晨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潇潇,刘伟,章淑杰,赵雪,孙淑惠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炎症反应致病机制病毒细胞相互作用亲环素A
结项摘要

亲环素A(cyclophilin A, CypA)是一多功能的细胞蛋白,尤其在病毒感染以及炎症反应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本课题前期研究发现,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能显著促进细胞蛋白CypA的分泌,而且两者的相互作用参与了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肝脏炎症反应。在此基础上,本课题旨在阐明CypA与HBsAg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在乙肝病毒感染中的致病机制。本课题将在细胞水平研究HBsAg促进CypA分泌的调控机理,并进一步在HBV转基因动物模型以及感染者整体水平研究两者相互作用在乙肝炎症反应中的调控机制。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将揭示乙型肝炎新的致病机制,并为设计开发针对HBsAg的药物提供新的策略和潜在靶标。

项目摘要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表达对细胞蛋白CypA分泌具有促进作用是本课题组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和报道的(Zhao C. et al, J Med Virol, 2007)。本项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紧密联系这一角度入手,探索HBsAg与CypA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阐明HBsAg持续性表达的分子机制以及CypA在乙肝病毒感染及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对于HBsAg生物学功能的认识尚不够全面深入,关于HBsAg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报道也较少,而且通过研究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从而揭示病原体致病机制是当前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领域中前沿的研究方向,因此本课题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的了解乙肝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并为设计和开发针对HBsAg的药物提供了新的策略和靶标,具有较高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田晓晨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乙肝表面抗原诱生的髓系抑制性细胞在乙肝慢性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7193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胡芸文
学科分类:H2103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上调单核细胞IDO表达在慢性乙肝Th17/Treg分化失衡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0176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森
学科分类:H2103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一种新的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及与乙肝病毒侵染相关的分子研究

批准号:30471521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朱以萍
学科分类:H21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乙肝表面抗原亚病毒颗粒携带miR-939通过调控单核细胞活化对肝脏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90205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李晋
学科分类:H21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