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农作物中,借助植物雄性不育性配制杂交种进而利用杂种优势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CMS的机理仍未搞清,对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30多年的积累,借助于前一个基金项目所筛选出的6个DNA分子标记,利用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出了K-CMS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99022和99029(分别为、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恢复系和保持系)。本研究拟利用这套近等基因系为基础材料,通过比较不育系、两近等基因系、不育系与两近等基因系的杂种F1代mtDNA和mtRNA的差异,克隆与K、V型小麦不育系相关的线粒体基因。本研究把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同时为了清除核背景的影响,利用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并利用了mtRNA的差异显示技术进行分析,更有利于得出与实际相符的结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小粒野生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野A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定位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向日葵细胞质雄性不育核恢复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