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孔径连续可调“微网筛”结构的细胞分选方法

基本信息
批准号:6097608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常洪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袁广民,张峰,周志广,付乾炎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细胞分选连续可调"微网筛"
结项摘要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分选方法已成为当前细胞分选研究的重点,将为人类攻克白血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提供有力的分析手段。本项目针对不同孔径微通道阵列细胞分选方法中存在的孔径尺寸离散变化且不能动态调整的不足,以及虚拟负介电电泳微柱阵列细胞分选方法中存在的分选精度低、调整范围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孔径连续可调"微网筛"结构的细胞分选方法。该"微网筛"结构由两层带有小孔的分选薄膜重叠组成,通过控制分选薄膜的相对运动实现"微网筛"孔径的连续变化。其孔径连续变化范围可达1微米到200微米,孔径步进精度可达0.2微米,可实现常见细胞群的动态、实时、连续可调分选。该方法具有分选效率高、孔径连续可调、调整范围大、通道不易堵塞等优点,有望为微流控芯片细胞分选提供一种新方法。

项目摘要

基于细胞的尺寸差异可以筛选出不同种类的细胞,然而目前基于尺寸差异的细胞分选器都是基于固定孔径来进行分选的,存在着孔径尺寸离散变化且不能动态调整的缺点。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孔径连续可调的微网筛结构,基于此实现了微颗粒以及微细胞的大范围连续分选,筛选范围可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步进精度可达62纳米,为细胞分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课题完成了拟定的全部研究任务,建立了一套孔径连续可调的细胞分选新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1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SCI已检索四篇。培养研究生5人,达到了预期指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2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3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4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5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常洪龙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57545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505038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27305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晶格Boltzmann方法研究亚微米颗粒可调控的惯性聚集和分选

批准号:1186200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闻炳海
学科分类:A0910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结构连续可调控三维多孔电极的微流体燃料电池传输特性及性能强化

批准号:5170618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杨扬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微结构调控的宽波长连续可调单相荧光材料研究

批准号:6187517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马红萍
学科分类:F0516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可调谐压电冲击挤压的微流控细胞转染方法研究

批准号:5190524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陈建锋
学科分类:E05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