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伴有血脊髓屏障(blood-spinal cord barrier, BSCB)的破坏。研究证实内源性大麻素通过结合并激活脑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上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我们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上首次证实ZO-1染色断裂,CB1受体在断裂处与ZO-1共表达;并初步证实CB1蛋白序列中的C-末端可能参与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调节。本项目首先研究CB1蛋白的C-末端对紧密连接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明确CB1的C-末端对BSCB紧密连接的调节效果;进一步探索外源性给予表达CB1的C-末端的重组腺病毒对脊髓缺血再灌注后BSCB通透性的影响和机制。本项目为阐明CB1的C-末端在脊髓缺血再灌注中对BSCB通透性的影响和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开创新的靶点。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伴有血脊髓屏障(blood-spinal cord barrier, BSCB)的破坏。为阐明CB1受体C-末端在脊髓缺血再灌注中对BSCB通透性的影响和机制,我们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证实CB1受体与ZO-1在血管处共表达。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CB1与ZO-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为了确定CB1蛋白序列中与ZO1的作用位点,我们分别表达了CB1蛋白的N-末端和C-末端缺失突变体,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纯化相应的CB1区段的融合蛋白,分别将其与原核表达纯化的ZO-1孵育,用GST抗体对结合复合物进行免疫沉淀,利用ZO-1抗体对免疫复合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ZO-1除了与全长CB1蛋白形成复合物外,也可与CB1蛋白的C-末端片段形成复合物带,而CB1蛋白的N-末端片段不能与ZO-1发生相互作用。上述结果提示CB1蛋白序列中的C-末端可能参与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调节。我们进一步研究证实:脊髓缺血再灌注后,ZO-1染色断裂,而且CB1受体在断裂处与ZO-1共表达,且CB1受体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B1蛋白的C-末端参与修复氧糖剥夺诱导的紧密连接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表明CB1的C-末端对BSCB紧密连接的调节效果;此外,课题组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损伤的模型,证实外源性给予表达CB1的C-末端的重组腺病毒能显著降低脊髓缺血再灌注后BSCB通透性的增加。本项目为阐明CB1受体C-末端在脊髓缺血再灌注中对BSCB通透性的影响和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为脊髓缺血损伤的治疗开创新的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BK通道α亚基羧基末端调节血肿瘤屏障通透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脊髓损伤后EGFR活化介导血脊髓屏障破坏的机制研究
ROCK调节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HMGB1/TLR4通路调节血脊髓屏障功能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离子性与血管源性水肿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