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研究α-Ni(OH)2的精细结构,确定NiO2层间存在H2O及其他阴离子,加入代位原子Co、Al可制得稳定存在的α-Ni(OH)2,且电子转移数提高约30%,工作电压提高约70mV。锂镍氧化物具有与镍氢氧化物相似的层状结构,在LiNiO2中加入Co、Mn等代位原子亦可以显著改善电极性能。首次制备了氢氧化镍—石墨插层化合物,通过XRD、XPS测试确定合成的Ni(OH)2-GICs具有不同于氢氧化镍和碳材料的结构,其中镍原子的电子转移数可达2,Ni(OH)2-GICs的研究为提高镍电极的性能提供了新思路。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Ni(OH)2电极的电化学阻抗,并通过Mott-Schottky方程研究其半导体特性,探索半导体特性与电极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关系,该项研究有待深入。通过本研究共发表论文6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插层光催化材料研究
锂插层氧化物在微波场中的固相反应机理研究
半导体氧化物/石墨插层结构的光催化活性及其界面电子转移效应
高岭石层间微结构及其修饰对插层反应及插层复合物结构性能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