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汁淤积广泛存在于各种中晚期肝病,是肝病加重的重要因素。申请者前期研究发现,利胆退黄法增强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细胞转录因子FXR及其下游靶基因BESP、MRP2、OATP1等膜转运体的表达。国内外现有研究多与我们前期的实验类似,将FXR及BESP等膜转运体作为同一层次的指标检测,但在胆汁排泄过程中,FXR是上游受体,BESP等膜转运体是下游靶基因。FXR可以对BESP等起调节作用,而FXR表达受药物直接影响,是合适药物靶点。本实验以此为依据,通过体外肝内胆汁淤积肝细胞模型的建立和整体动物模型,从细胞分子和动物两个层面,观察激活或拮抗FXR表达后,茵栀黄注射液的疗效及其对BESP等膜转运体表达的影响,以此推断FXR在茵栀黄注射液疗效机制中的具体作用。从而为明确利胆退黄法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的具体机制以及提高疗效提供客观依据,为中药治疗胆汁淤积的研究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具有理论和应用的双重价值。
背景:我国肝病发病率高,各种肝病都可能导致胆汁淤积。FXR作为胆汁酸代谢的调节因子参与转录调控多种胆汁酸代谢相关膜转运体。利胆退黄是基本治疗法则。利胆退黄法通过FXR 通路影响下游靶基因机制不明。 研究目的:研究茵栀黄注射液对模型大鼠FXR、NTCP、BESP表达的影响,观察生化、肝脏组织变化,明确具体作用靶点。结合临床实验,评价利胆退黄中药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临床疗效。细胞水平上通过FXR 的调控实验,探寻利胆退黄法基于FXR 调节肝细胞膜转运体的机制研究。.方法:造模及干预,肝功能检测,肝脏病理组织切片,临床研究,细胞培养,CCK8,免疫荧光技术,RT-PCR,WEST-BLOT。 研究结果:1.茵栀黄组较模型组可改善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的症候,降低TB、DB、ALP、γ-GT的水平优于模型组,并减轻肝脏病理损害。2.茵栀黄注射液可促进模型组FXR表达,促进BSEP mRNA表达,NTCP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别。FXR、BSEP与NTCP表达负相关。BSEP与FXR显著相关性,NTCP与FXR无显著相关。3.临床研究发现茵栀黄组在降低胆红素和肝酶方面有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茵栀黄注射液联合西药优于对照组。 4. CCK8表明1.31%的茵栀黄注射液浓度是最佳实验浓度,24h为药物最佳处理时间。免疫荧光表明:激动FXR,茵栀黄注射液能促进FXR,MRP2的表达。不激动FXR,茵栀黄注射液能促进FXR的表达,抑制MRP2,BSEP的表达。WEST-BLOT表明:激动FXR,茵栀黄注射液促进FXR, MRP2,OATP1的表达,抑制MDR3的表达,对BSEP的调节作用未知。不激动FXR,茵栀黄注射液能促进FXR,MDR3的表达,抑制MRP2,OATP1的表达,对BSEP的调节作用未知。 研究结论:1.采用“内湿+外湿+药物”建立的病症结合大鼠模型,是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大鼠模型。茵栀黄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模型组的相关症候群,保护肝功能及减轻胆汁淤积造成的肝脏损害。2. 茵栀黄注射液可以通过干预FXR上调BESP的表达来治疗肝内胆汁淤积。3 茵栀黄注射液联合西药基础药物在改善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在保护肝功能方面疗效显著但无显著差异,两组药物对血分析、肾功能无明显影响。4体外实验证明利胆退黄法可以促进FXR的表达,通过FXR对下游的靶基因调节。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从FXR/PXR/CYP3A4信号通路探讨雷公藤诱发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
消炎利胆片调控胆汁酸代谢稳态与氧化应激防御通路治疗湿热证胆汁淤积的作用机制及配伍研究
基于LXR、FXR调控胆固醇/胆汁酸代谢转运通路探讨广金钱草“利胆消石”的分子机制
基于AMPK-FXR-BSEP介导的齐墩果酸所致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