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实现路径与作用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87214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裴云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Pek-Hooi Soh,姜飞飞,郭磊,赖欣,段喆,赵皎卉,王瑞琪,李林蔚,车密
关键词:
企业竞争优势社会网络颠覆性技术创新应用基础研究创新生态系统
结项摘要

Given the fragmentary research on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disrupt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sufficient research of disrupt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rom innovation ecosystem perspective, and the reality that most Chinese firms are latecomers in the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from innovation ecosystem view, we integrate knowledge based view, social network theory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 build "firms’ basic research for application—disrupt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disrupt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hain model; build two-stage innovation ecosystem model, and examine the boundary spanners between knowledge innovation ecosystem network and business innovation ecosystem network and how they impact the whole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transforming process from knowledge to value; identify the multilevel factors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ecosystem and business innovation ecosystem influencing knowledge generation process and value creation process respectively, and clarify their function mechanisms; collect large sample data and test the proposed models with empirical analysis and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abo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summary, we aim to expound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disrupt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basic research for application and how it promotes firm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provide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innovation strategy advise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for firms and government respectively.

鉴于现有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路径研究的零散性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的不足,本项目基于我国大部分企业处于技术追赶地位的现实背景,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出发,整合知识基础与社会网络等相关理论,建立“企业应用基础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企业竞争优势”的创新链分析框架;构建两阶段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辨析知识创新生态系统网络与商业创新生态系统网络之间的跨界联系人角色,阐明其对整体网络结构与知识转化为价值过程的影响;剖析两阶段创新生态系统分别对颠覆性技术创新链知识生产与价值创造的多层面影响机理;在理论架构的基础上,收集大样本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与典型案例分析。.旨在阐明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基于应用基础研究的实现路径以及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并为企业与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分别提供科学有效的创新策略与政策建议。

项目摘要

虽然我国的基础研究水平和影响力已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世界影响力依然偏低,面临“卡脖子”技术的严峻挑战。研究我国企业如何利用我国基础研究优势提升高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对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首先,本项目在专利层面实证分析基础研究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突破性地发现我国基础研究成果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具有复杂的非线性(U型)影响,挑战了现有研究关于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结论。这说明虽然由于精力分散导致我国企业专利发明人学习和引用中国学者科学研究成果的初始效果较差,但是只要专利发明人与国内学者之间持续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其学习和引用中国科学研究成果最终会厚积薄发,获得关于技术知识构件重组规律的诀窍知识,改进原有试错式的低效技术搜索方式,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概率。.其次,本项目在企业层面分析企业知识整合能力对产学合作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发现企业知识整合能力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角色。尽管企业能够从学术界获得重要的科学知识,但是如果企业无法有效转化这些知识,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科学知识在企业突破性创新过程中的有效应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知识创造活动,企业需要协同科学与技术间相互冲突的演化关系,平衡科学声誉和技术商业化间的利益诉求。.最后,本项目关于集群企业非本地创新的空间束缚研究发现,即使考虑社会接近性,地理接近性对集群企业非本地创新绩效与创新性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提供了“地理未死”的直接证据;关于跨国技术探寻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发现,同质东道国知识转移水平促进后发企业创新绩效,而异质东道国的知识转移却存在先降后升的“效用拐点”,此外只有异质东道国知识的地理来源多样性,才能促进后发企业创新绩效。.总之,本项目研究为我国企业高水平技术创新实践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政府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科技管理政策建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DOI:10.14116/j.nkes.2021.03.003
发表时间:2021
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5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4.015
发表时间:2019

裴云龙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跨国生产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

批准号:7190300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刘维刚
学科分类:G030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资源视角下企业生态创新实现机理及路径选择

批准号:7176202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胡元林
学科分类:G020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新兴产业成长机制与跃迁路径研究

批准号:7160301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叶选挺
学科分类:G0404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资源视角下连锁董事、组织冗余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研究

批准号:U120470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段海艳
学科分类:G020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