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母细胞瘤(MB)是最常见的儿童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大部分患儿最终死于肿瘤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播散;即使患儿能存活下来,传统放疗产生的神经毒性也会导致严重的神经认知障碍,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无法衡量的痛苦。寻找与MB侵袭性相关的特异性靶点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是当前MB研究中的焦点和难点。包括DNA高甲基化在内的表观遗传学是近年来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具有调节功能的基因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内新的研究方向。有研究显示MiRNA在MB中的表达受高甲基化调节,其与MB肿瘤侵袭性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筛选与调节MB肿瘤侵袭性相关的miRNA,并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其表达的调控机制,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并通过去甲基化药物逆转miRNA的表达,为该药物干预肿瘤侵袭提供可能性和理论依据,为成千上万个MB患儿和他们的家庭带来福音。
第一部分:寻找与MB侵袭性相关的特异性靶点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是当前MB研究中的焦点和难点。包括DNA高甲基化在内的表观遗传学是近年来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具有调节功能的基因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内新的研究方向。有研究显示MiRNA在MB中的表达受高甲基化调节,其与MB肿瘤侵袭性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去甲基化剂处理MB细胞系,采用miRNA表达芯片,观察药物前后miRNA的表达变化,并结合nanostring mirRNA芯片,检测预后差异大的两组MB患儿的表达谱差异,筛选出与调节MB肿瘤侵袭性相关并可能受甲基化调控的miRNA。目前已经筛选出3个可能与MB的预后差相关,并可能受表观遗传学调控的miRNA,正在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它们在MB肿瘤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意义。它们相关的靶基因目前也在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统计筛选,将在肿瘤样本中进行表达水平的检测。如果在大样本量里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得到证实,下一步将进行荧光报告基因方法验证miRNA与候选靶基因之间的直接调节关系,明确miRNA作用的靶基因。本研究将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并为去甲基化药物干预肿瘤侵袭提供可能性和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目前对于髓母细胞瘤的靶向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已成为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根据表达谱的不同,MB在原有的组织学分型基础上又被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各亚型在细胞遗传学、流行病学以及临床预后等方面均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且与组织学类型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目前公认的MB的分子亚型主要有4个亚型:Wnt型 (Wnt subgroup)、Shh型 (Sonic hedgehog subgroup)、3型 (Group 3)和 4型 (Group 4),其中4型约占MB总病例的34%,是MB中最常见的亚型,但目前对4型MB的认识却最为有限,且较常发生转移。本研究首次通过整合免疫组化,FISH和表达谱(Nanostring表达检测平台)等检测平台将60例中国MB患者人群进行了分子亚型的鉴定,并筛选出之前国际上未见报到过的可能与4型MB相关的1个特异性表达的基因,为进一步探讨4型MB相关的分子机制,尤其是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复合材料结构用高锁螺栓的动态复合加载失效特性
椎间盘退变对髓核干细胞功能影响及相关microRNA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研究
星形胶质细胞与胶质母细胞瘤侵袭生长的相关性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
肾母细胞瘤中的自噬调控与新型生物标记筛选
PHF20调控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干性维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