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ing Urban Household Survey (UHS) data from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1992-2009, this project carefully investigates the evolutions of urban wage inequality and its impact factors. And we focus on the impacts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market access on wage inequality. This projec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1) Using recentered influence function regressions and related decomposition method to characterize the evolutions of wage inequality and wage structures from 1992-2009 and figure out the determinants of rising wage inequality. (2) Using cross sectional regressions based on micro data to construct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estimated skill premium, and then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existence of skill-biased technology change in urban China, we use fixed-effect model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apital equipment accumulation on skill premium based on the capital-skill complementarity framework. (3) Using cross sectional regressions based on micro data to construct the panel data of estimated provincial wage differentials, and then we employ fixed-effect model to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effect of market access on regional wage differentials according to the wage equation of new economic geography model.
本项目基于1992-2009年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深入分析我国城镇劳动者工资不平等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并着重考察资本积累和市场临近(Market Access, MA)效应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Recentered Influence Function Regressions)及相关分解方法,对1992—2009年间我国城镇劳动者工资不平等和工资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详细刻画,探究工资不平等扩大的主要决定因素。(2)通过横截面回归构造技能工资差距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资本-技能互补性的分析框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设备资本积累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检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在我国的存在性。(3)通过横截面回归构造省际工资差距的面板数据,基于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工资方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市场临近效应对地区工资差距的影响。
在我国收入不平等程度不断扩大的背景之下,本项目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深入分析我国城镇劳动者工资不平等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并着重考察资本积累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首先,使用1995、2002和2013年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数据,本项目基于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的分解方法,详细考察了城镇劳动者工资不平等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1995-2002年工资不平等的上升主要源自技能工资差距的上升,所有制间及行业间工资差距的扩大;2002-2013年国有企业就业比重下降,非正规就业比重上升,技能工资差距和性别工资差距的扩大是工资不平等上升的主要推动因素。这段时期职业间工资差距的变动和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变动分别起到了扩大和缩小工资不平等的作用。分解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所有制就业分布变化,非正规就业比重上升以及技能工资差距和性别工资差距的扩大是总体工资不平等上升的四大主要推动因素。深刻理解以上因素发生作用的经济机制是制定针对性收入分配政策的关键。其次,资本-技能互补性假说认为,相对于低技能劳动者,高技能劳动者与设备资本的互补性更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表现为设备资本的快速积累,会拉大高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本项目利用1995、2002、2007和2008年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数据与省际数据,实证考察了设备资本积累对我国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995-2008年间城镇劳动者技能工资差距持续扩大;回归结果及稳健性检验显示,设备资本积累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本积累尤其是设备资本积累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鉴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应该考虑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问题,多鼓励技术含量高的设备资本投资。由于高技能劳动者与设备资本具有更好的互补性,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技能偏向性,为了让低技能劳动者更好的分享技术进步的成果,关键在于不断提高低技能高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对其进行更多的在职培训,进而提高他们的生产率与工资水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收入差距会促进创新吗?——价格效应抑或规模效应
西部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页岩力学性质和渗流规律
灾后重建地区的经济韧性测度及恢复效率分析: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为例
国际贸易与工资不平等:基于企业内和企业间工资不平等的研究
身份、就业机会与工资不平等——城镇劳动力市场不同人群工资决定机制比较研究
工资市场化趋势下的城镇住房需求--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市场化、社会资本与中国阶层流动性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微观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