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小农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87300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9.00
负责人:盛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丁吉萍,闵师,崔琦,易青,王霞,戴胜涛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不同类型农户农业适度规模农户生产行为农业产业组织
结项摘要

Improv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remains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resolve food security issue in China, when the industry faces tightening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changing climate condition. However, small farm households dominate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become a bottleneck for the mechanization process in agriculture of China. This study proposes to analyze the role of custom services (in particular, capital outsourcing) in improving the mechanization level of small household farms and their productivity. We start with developing a theoretical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stom services, farm households' choice of operational scale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productivity. To put the model into empirical test, we further extend the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rural household survey in 2008 and 2013 to 2019, and construct a decade-long panel data on detail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ccounts at the farm- and padlock-level. Based on this unique dataset, the instrumental regression technique will be employed to quantify the impact of custom services on the farm size-productivity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will not only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but also provide useful insights for policy making with the aim to improve the mechanization level of small household farm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给定日益增强的资源约束和不稳定的气候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已成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以农户为单位的土地小规模经营方式面临的设施条件有待改善、应用先进技术和抗风险能力差等挑战,抑制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本研究旨在分析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如何通过提高农户经营规模和经营模式,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和配置效率,促进小农户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为实现该研究目标,我们将发展相应理论模型揭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户经营模式和要素配置和农户生产力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实证检验。在拓展已有6省农户和地块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2008年和2013年)至2019年的基础上,本研究拟构建长期面板数据并使用回归分析结合工具变量的方法来检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经营模式选择和要素配置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政策制定部门理解制约小农现代化和生产力提高的影响因素。

项目摘要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转型过程中面对的首要障碍,也是困扰国际农经领域多年的难题之一。过去二十年,快速推广的“农村机械社会化”服务不仅有效提升我国广大小农户的机械化程度,也显著提升了农户的生产效率,但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仍需要更多细致研究。围绕新时期农村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生产力的影响,本课题针对过去20年我们东北、华北地区主粮生产农户规模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开展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探索了资本投资特别是机械社会化服务对改善农户经营方式,提升农户生产力的理论机制。在拓展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全国8省的追踪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在2019和2021年开展全国多个省市地区农户追踪调研,并利用现代数字技术,获得涵盖东北、华北和江南5省的大样本面板数据,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劳动市场扭曲和资本的不可分性是导致中国及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农户过度采纳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进而形成负向农户规模-生产力关系)的主要原因。这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于1962年提出的“农户规模与单产存在反向关系”的悖论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基于该研究,提出发展资本租赁可以帮助小农户跨越经营规模门槛限制,为亚洲和非洲众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现阶段农村转型条件下,解决“小农户”的低生产力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2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3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4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5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1.002
发表时间:2019

盛誉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社会化小农户系统下的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机制研究

批准号:70873032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陶佩君
学科分类:G0404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与政策选择研究

批准号:7177313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钟真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扶持政策与中小农业龙头企业成长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江西中小农业龙头企业为例

批准号:7106300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刘克春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非农工资上涨对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7137325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晓兵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