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维持经济健康增长的同时,如何利用公共投资来加快结构转型,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从中国的实践看,为保持经济增长而实施的公共投资似乎总与结构失衡加剧如影随形,两者之间的关系容易被做出"由此及彼"的判断,认为公共投资加剧了结构失衡。公共投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三者关系的判断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及推动结构转型的政策导向,因而有必要对这种判断方式做出验证,并挖掘结构失衡的真正根源,进而探索出一条在维持经济健康增长的同时利用公共投资政策来推动结构转型的改革路径。.本研究在公共投资-经济增长-结构转型三位一体的框架下,科学评价我国经济结构的失衡现状,探讨中国式分权及其架构的地方竞争等体制性因素对三者关系的影响与制约,实证分析三者之间的体制性关联机制,通过政策模拟以提出维持经济增长下推动结构转型的公共投资政策建议。
在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要求下,如何利用公共投资来加快结构转型,化解各种矛盾问题,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后危机时代”能够有更坚实的基础,是本项目研究的核心问题。由于公共投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三者关系的判断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以及推动结构转型的政策着力点,因而,本项目从多维视角对这种“由此及彼”的判断方式做出验证,并深入分析了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真正根源,进而对于维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利用公共投资政策推动结构转型的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对“公共投资—经济增长—结构转型”三位一体研究框架的展开,本项目着重研究了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从制约结构转型的体制性阻滞入手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迟滞问题,探究了需求结构失衡的体制性原因;第二,分析我国转轨进程中公共投资政策的变化及其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第三,系统研究了经济增长、公共投资与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并对政策动机对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证;第四,对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人口因素、土地要素、财政投资、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等多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多维度实证分析,进一步明确各变量之间的内在机理。第五,提出了在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建议。.基于上述内容,本项目得出如下几个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发现在政府主导的增长模式与中国经济特有体制约束下,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已内生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成为维系高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异化为产业结构自身向高级化升级的巨大阻力;二是体制性障碍已成为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虽然公共投资有力地刺激了经济增长,但短期经济增长中所隐含着的诸多结构性问题,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三是公共投资政策作为服务于不同发展理念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工具,是充分利用公共投资这一工具突破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有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和持续性;四是财政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并不仅取决于政策实施的力度,更是取决于多种政策效应共同形成的合力。在新的发展阶段,为兼顾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双重要求,未来中国的经济改革重点要放在破除固有的体制性约束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城镇化:基于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文化传承视角下的中国森林转型研究
中国转型经济环境中的公共治理与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研究
中国经济的“双重”结构转型: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