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实验上发现很多新的强子态,这些强子态的结构和性质成为强子物理研究的热点。本项目拟利用非相对论夸克模型、流管模型、重夸克有效理论等与QCD理论紧密联系的唯象学模型和方法研究charmonium-like mesons和BES物理中的新强子态,探讨它们的可能结构和基本特性,研究强子圈导致的粲夸克偶素质量偏移以及粲夸克混杂态与粲夸克偶素的混合效应等重要谱学问题。本项目围绕国家大科学工程BES III的科学目标,利用BES III提供的更多的、统计性质更好的实验数据,继续研究X(1835)、 X(1576)和Y(2175)等强子态的结构和性质,利用流管模型讨论轻夸克混杂态的基本性质、可能候选者以及在BES上的探测。在此基础上,申请者将进一步探讨奇特强子态的基本物理问题和动力学机制,尤其是强子分子态的束缚动力学及可能的强子分子态。
本研究项目利用单波色子交换模型、夸克对真空产生模型等与QCD理论紧密联系的唯象学模型和方法研究了强子分子态的束缚动力学、底夸克偶素中的道耦合效应以及BESIII观测到的共振态X(1835)、X(2120)和X(2370)等有趣的强子谱学课题,并且从分立味对称性深入讨论了费米子的质量等级差和味混合。在以上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列有特色的创新性成果,相关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多次引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新强子态
强子结构和新强子态研究
新强子态研究
强子谱和新强子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