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鱼类入侵是云南高原湖泊土著鱼类资源锐减、鱼类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本项目以广泛入侵云南高原湖泊的两种虾虎鱼-子陵吻虾虎鱼和波氏吻虾虎鱼为研究对象,以生命周期生活史特征为主线,采用耳石结构分析、生物能量学分析、稳定性同位素分析和多变量分析等先进技术和手段,结合传统行为生态学、繁殖生态学、组织学、摄食生态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比较研究两种虾虎鱼共同成功入侵高原湖泊后在行为模式、繁殖策略、早期生活史特征、营养生态等关键生态环节的异同,揭示其共同入侵云南高原湖泊后所表现出的生态适应对策差异,探讨其共同入侵的生态学机制。项目的开展不仅对阐释鱼类入侵过程中的物种进化具有意义,同时对云南高原湖泊虾虎鱼类的控制和资源利用具有指导意义,也将为湖泊鱼类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保护和渔业资源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本研究以广泛入侵云南高原湖泊的两种鰕虎鱼—子陵吻鰕虎鱼和波氏吻鰕虎鱼为对象,以洱海的庞大种群为案例,比较研究了两种鰕虎鱼共同成功入侵高原湖泊后生境选择、生活史策略、营养生态位、摄食行为等关键生态环节的异同,探讨两个生态相似种以优势种共存于同一湖泊的生态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鰕虎鱼的生态位在空间维度(生境选择)、营养维度(食物组成)和时间维度(繁殖时间、种群动态和摄食节律)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化。生境选择方面,子陵吻鰕虎鱼主要栖息在沉水植物稀少的深水区域(7至20 m)而波氏吻鰕虎鱼主要栖息在沉水植物丰富的沿岸带(水深小于6 m)。营养生态位方面,二者亚成体和成体在沿岸带生境出现了分化(在深水生境没有显著差异)。时间生态方面:子陵鰕虎鱼繁殖期4至7月,高峰期5至6月,波氏吻鰕虎鱼繁殖期2至5繁殖,高峰期3至4月。本研究详实的提供了两种入侵鰕虎鱼生境选择和生活史特征(生长、繁殖和种群动态)方面的资料,对如何经济有效的控制这两种入侵鰕虎鱼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据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以改善目前的控制措施、提高对这两种鰕虎鱼的种群控制效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自然海区矛尾复虾虎鱼脂肪肝病变发生的机理
水体铜和锌暴露差异性影响矛尾复虾虎鱼脂类代谢机理的比较研究
长吻鱼危的繁殖生态研究
扁吻鱼保护生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