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中白冠长尾雉繁殖生态及适应对策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7211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9.00
负责人:徐基良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栾晓峰,邢韶华,王清春,刘文敬,马静,白洁
关键词:
繁殖生态行为适应人工林白冠长尾雉栖息地
结项摘要

由于自然生境日益减少,人工林已经成为某些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我国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分析评估人工林对野生动物繁殖的影响,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项目拟以前期项目取得的进展为基础,针对新发现的问题,以我国珍稀特有雉类白冠长尾雉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样线调查、无线电遥测和红外自动照相等技术,并结合3S技术,以人工林中白冠长尾雉的栖息地选择、活动区大小、繁殖成功率等生态学特征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分析人工林中白冠长尾雉繁殖生态及适应对策,以深化和进一步完善白冠长尾雉野外生态学特别是繁殖生态学研究,为我国人工林改造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项目摘要

加强人工林中珍稀濒危物种繁殖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本项目于2011-2015年间以白冠长尾雉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访谈法等调查了其在我国的种群现状与变化;结合红外照相和无线电遥测等技术在河南与湖北两地调查了其繁殖期在人工林中的种群动态与空间分布,分析了其行为节律与时间分配及集群行为的时空分布格局及繁殖期活动区与活动能力,并结合人工巢分析了其巢址选择与巢存活率。主要结果有:.1)当前我国白冠长尾雉分布范围急剧萎缩,其种群在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部分保护区内繁殖种群数量低于保护区外人工林。2)成体与幼体拍摄率在人工林中均高于保护区,雌雄比在人工林和保护区中分别为1.36:1和0.42:1,其在人工林中偏好乔木盖度大、林下开阔且远离林缘的地方,而在保护区中则多出现于郁闭度较大、林下开阔但草本种类丰富、坡度较小、落叶盖度较多的地方。3)其主要行为是移动和觅食,雌性和雄性日活动均有两个高峰期,雄性个体上午高峰期比雌性早2小时。集群方式在两地间差异极显著,但均以单性集群为主。群体在人工林中偏好灌丛和竹林,尽量回避针阔混交林、杉木林和灌丛,在保护区中则偏好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回避杉木林和阔叶林。4)繁殖期董寨雌性个体觅食行为高于雌性,其休息行为则低于雌性,觅食行为在两地均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5)标记了59♀47♂。繁殖期雄性活动区和核心活动区分别为42.75±5.61 ha(95%FK)和5.75±0.85 ha(50%FK),雌性活动区和核心活动区面积分别为45.59±8.48 ha(95%FK)和5.99±1.04 ha(50%FK)。保护区内雌性个体核心活动区面积大于保护区外,活动能力则是保护区外大于保护区内。6)共获得36个天然巢,其存活率在两地均较低,捕食与弃巢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坡位、坡度、与道路和居民点的距离是影响其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人工巢存活率在人工林中与距道路距离呈正相关,而在保护区中则正相反。.综上所述,繁殖期白冠长尾雉在人工林中的种群数量与结构、行为节律与时空格局、巢址选择、巢存活率与捕食者均与保护区中有明显不同。对保护区内外人工林进行适度干预可明显提高其对白冠长尾雉的保护价值。本项目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我国白冠长尾雉繁殖种群现状,丰富其野外生态学信息,并为提高相关保护管理措施对白冠长尾雉的保护成效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2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3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4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1.002
发表时间:2019
5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徐基良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87224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00103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人工林对珍稀雉类白冠长尾雉种群影响研究

批准号:3080010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徐基良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婚配制度研究

批准号:30570234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张正旺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白冠长尾雉的空间利用与栖息地选择研究

批准号:30070117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张正旺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人为干扰下白冠长尾雉种群特征变化及空间利用响应研究

批准号:3187224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徐基良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