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褐网柄牛肝菌营养方式及菌丝胞外酶活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60271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纪开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云,曹旸,张春霞,何明霞,刘静,蔡志英,王文兵
关键词:
胞外酶活性暗褐网柄牛肝菌营养方式
结项摘要

申请者前期对暗褐网柄牛肝菌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用腐生菌栽培方法将暗褐网柄牛肝菌纯培养菌棒覆土以及用菌根接种方法人工接种盆栽或田间的"寄主树",均会培养出暗褐网柄牛肝菌成熟子实体,但它和这些树木并无菌根结构形成,说明它的腐生性。且腐生菌栽培方法菌棒出菇的数量虽多,但只能成熟1个。同时,菌丝在含有麦麸、玉米粉成份的培养基上生长不良,说明它的腐生能力不强。另外,还发现暗褐网柄牛肝菌和粉蚧一起形成"菌腔虫瘿",虫菌之间似有共生互惠关系。有"菌腔虫瘿"的树木及田间接种出菇半年后的树木长势出现衰弱,表现出寄生性。也有报道它是兼生菌根菌。本研究将通过生态调查,温室和田间人工接种试验,探明暗褐网柄牛肝菌的营养方式。同时,还通过研究其孢外酶系统和活性进一步诠释暗褐网柄牛肝菌的营养方式。这一成果将会为科学地栽培暗褐网柄牛肝菌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1.完成暗褐网柄牛肝菌营养方式研究 .①暗褐网柄牛肝菌有广泛的寄主植物.目前已在23个科,42种宿主植物的根系发现生长暗褐网柄牛肝菌。.②暗褐网柄牛肝菌不是一种外生菌根菌,和寄主植物没有共生关系.温室大棚中将P. portentosus菌种接种在思茅松及栎树(Quercus sp.)根系上,尽管有大量的牛肝菌菌丝生长在思茅松及栎树的根系上,但没有菌根结构形成。.③暗褐网柄牛肝菌具有腐生性.脱离宿主植物用栽培腐生菌的方法可以培养暗褐网柄牛肝菌成熟子实体完成生活史,以此为基础提出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培养的理论。.④ 暗褐网柄牛肝菌和寄主植物和根粉蚧有密切关系.暗褐网柄牛肝菌和根粉蚧(Pseudococcus)形成“菌腔虫瘿”附生于寄主树根上, “菌腔”由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形成,菌腔中生活着根粉蚧,粉蚧靠吸食植物根的汁液完成生活史。生长暗褐网柄牛肝菌的植物根系90%有“菌腔虫瘿”,且其多寡和牛肝菌的产量密相关。.⑤暗褐网柄牛肝菌与粉蚧是一种互生关系(metabiosis).两者可合可分,合时牛肝菌菌丝促进粉蚧生长发育,粉蚧刺激牛肝菌菌丝生长形成菌腔将其包裹形成“菌腔虫瘿”,菌腔同时为粉蚧提供很好的栖息场所。分时牛肝菌菌丝及粉蚧可以单独存活于土壤中。与牛肝菌形成菌腔虫瘿的蚧虫有9种,但蚧虫不以牛肝菌菌丝为食物来源,没有暗褐网柄牛肝菌的参与根粉蚧不会单独和寄主植物形成“菌腔虫瘿”。.目前已在11个科、19个属、21种宿主植物根上发现有菌腔虫瘿形成。.⑥菌腔虫瘿对宿主植物是一种弱寄生关系,但是不会产生致命伤害。.在单独有菌丝或菌腔情况下,虫瘿内的蚧虫不能完成繁殖和发育。菌腔虫瘿需附着于植物根表面,虫瘿内粉蚧靠吸食植物根的汁液完成生活史。每年冬春低温干旱季节,菌腔虫瘿腐烂,蚧虫转移,次年雨季来临气温回暖时菌腔虫瘿再次形成。因此暗褐网柄牛肝菌与粉蚧形成的菌腔虫瘿对寄主植物是一种弱寄生关系,菌腔虫瘿对寄主植物有一定寄生性但不会造成致命伤害.2.完成暗褐网柄牛肝菌胞外酶活性测定及腐生能力研究.暗褐网柄牛肝菌具有一定的纤维素酶分解能力,但是分解能力很差;不能分泌降解木质素的漆酶,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不能分解利用木质素;但能产生淀粉酶,具有比一般腐生菌强的分解淀粉酶的能力。因此暗褐网柄牛肝菌具有一定的腐生生活能力,但其腐生能力弱于一般腐生菌。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3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12.004
发表时间:2021
4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DOI:10.5846/stxb201907071429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可拓学倾斜软岩巷道支护效果评价方法

基于可拓学倾斜软岩巷道支护效果评价方法

DOI:10.13545/j.cnki.jmse.2020.03.008
发表时间:2020

纪开萍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暗褐网柄牛肝菌种群遗传学研究

批准号:3156000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曹旸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4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中国广义疣柄牛肝菌属的系统发育与分类研究

批准号:3187261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艳春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鞘柄乌头抗肿瘤镇痛的活性成分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07254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皮慧芳
学科分类:H340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亚高山特有种网盖牛肝菌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3130002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冯邦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