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揭示G蛋白偶联受体Mas所介导的肝癌纤维化的改变对肝癌发展的作用,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real-time RT-PCR等方法研究Mas和α-SMA在肝癌组织的表达,以HepG2为研究对象构建Mas过度表达的肝癌细胞株,与肝星状细胞HSC-LX-2共培养后,观察所引起的细胞生物学改变,并运用荷瘤裸鼠实验观察共培养细胞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运用双向BN/SDS-PAGE结合MALDI-TOP MS/MS技术筛选出与Mas相关的蛋白组分的改变。通过上述研究,揭示Mas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病理分级及肝纤维化的关系,阐明G蛋白偶联受体Mas在肝癌细胞的过度表达与基质细胞相互作用对肝癌发展的影响,并筛查出与Mas作用的蛋白质分子,为今后研究Mas在肝癌的精确作用机制,探讨Mas作为肝癌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揭示G 蛋白偶联受体Mas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以及所介导的肝癌纤维化的改变对肝癌发展的作用,本研究应用real-time RT-PCR 等方法研究AT1,ACE, Mas,ACE2和α-SMA 在肝癌组织的表达,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肝癌病人血清中AngII以及Ang(1-7)的变化. 用Ang(1-7)作用于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研究其通过Mas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收集转染Mas的肝星状细胞LX2的培养基观察其对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的细胞的生物学作用。研究发现肝癌组织中ACE、AT1R、ACE2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应癌旁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p<0.05),Mas mRNA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α-SM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且与ACE、AT1R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Ang-(1-7)可通过促进 Mas 的表达而引起肝癌细胞凋亡,并被A779所抑制, 还可促进细胞迁移。此外,转染Mas的肝星状细胞LX-2的培养基可抑制细胞生长,细胞周期结果提示G0/G1期增加,S期减少。通过此研究,初步了解Mas在肝癌中的作用以及对肝癌细胞与肝星状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为继续进一步探讨 Mas 作为肝癌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G蛋白偶联受体120 在肝X受体介导的肝脏脂代谢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屋尘螨Derp1介导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在慢性瘙痒中的发病机制研究
酪氨酸蛋白激酶在血管G 蛋白偶联受体钙调控中的作用
Src在VSMC的G蛋白偶联受体促增殖信息转导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