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东部河谷型城市生长的适宜性形态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77851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9.00
负责人:黄明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郑晓伟,杨辉,王阳,李小龙,王琛,敬博,葛卓,张然,宋永良
关键词:
西北地区东部城市形态带状河谷型城市适宜性模式
结项摘要

Alo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as well as the strong support of relevant policies, the expansion and growth of urban space has become the main task of the most of cities in China northwest now and in the future.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northwest, Linear City in valley is a necessary choosing of the city form for minimizing the cost of the space expansion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natural environment. However, this type of city form brings limitations in functional layout, traffic organization, and space environment, so these serious restrictive problems make the rational of such urban layouts sustain difficultly, and have limited the c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large-scal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of the valley citie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northwest, this research will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patial growth form of the urban area, and select an appropriate morphological index system to establish the comprehensive model of urban spatial growth, finally will propose a suitability city form mode of Linear City in valley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northwest. From the view of the city'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ical space, this research will seek a new necessity for the sustainable growth of the valley citie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has a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society, environment, ecology, spatial form, and to build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o shap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ities.

随着经济社会、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城市空间的拓展与生长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绝大多数城市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带状河谷型城市是西北地区东部城市形态在自然环境约束下空间拓展成本最小化选择的一种必然。然而,这种城市形态的局限性带来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空间环境等问题的严重制约,使得这类城市布局的合理性难以为继,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本课题将在对西北地区东部河谷型城市大尺度范围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心城区空间生长形态绩效进行分析,通过选择适宜的形态测度指标体系,建立城市空间形态生长综合阻力模型,最终提出西北地区东部带状河谷型城市的适宜性形态模式。从城市所处自然环境和地域空间角度寻找出未来河谷型城市拓展、可持续生长的新的必然。这对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和空间形态的协调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居环境,塑造地域城市特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项目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城市空间的拓展与生长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绝大多数城市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在国土空间规划新背景下,生态文明、底线约束、以人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也愈发成为这些城市的形态生长过程中的应然。带状河谷型城市是西北地区东部城市形态在自然环境约束下空间拓展成本最小化选择的一种必然。然而,这种城市形态的局限性带来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空间环境等问题的严重制约,使得这类城市布局的合理性难以为继,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本课题通过对地域适宜性形态理论的研究,从外部底线约束与内部高效生长两个方面探索有限资源下最大化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城市形态模式。课题在对西北地区东部河谷型城市大尺度范围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心城区空间生长形态绩效进行研究,选择适宜的形态测度指标体系,建立城市空间形态生长综合阻力模型,最终提出西北地区东部带状河谷型城市的适宜性形态模式及相应优化路径,从城市所处自然环境和地域空间角度寻找出未来河谷型城市拓展、可持续生长的新的必然。在研究中本课题形成丰富的成果,包括十余篇学术论文、两部著作、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及若干硕士学位论文,完成三项实践性项目。这些成果从城市形态的布局模式、空间特色、开敞空间、城市增长边界等多个方面对地域适宜性城市形态理论与方法展开系统性研究,对于丰富相关领域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并在实践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因此,本课题研究对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和空间形态的协调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居环境,塑造地域城市特色,践行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生长型”规划方法研究

批准号:50678147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黄明华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西北地区城市传统回族聚居区适宜性人居环境营建模式研究

批准号:5120841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黄嘉颖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西北地区县域中心城市公共设施适宜性规划模式研究

批准号:50878175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黄明华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西部狭义河谷型城市环境问题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批准号:40201016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杨永春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