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面实测物候资料和卫星遥感数据确定了单站的植物群落生长季节及其对应的植被指数阈值,并分析了生长季节起讫日期与植被指数阈值之间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植被指数阈值可以作为当地植物群落生长季节开始日期时间外推估计的遥感指标,但不能用来外推估计生长季节的结束日期。此外,利用少数样本点上确定的植被指数阈值还可以进行邻近像元生长季节的空间外推估计。在研究气温与生长季节的关系方面,分析了植物物候生长季节与气温生长季节的不可替代性质,并揭示了德国西部和北京植物物候生长季节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点。在古今物候和气候的对比方面,利用历史物候资料重建了公元六世纪的气候。最后,本项目的成果还包括物候时空数据库的建立。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固溶时效深冷复合处理对ZCuAl_(10)Fe_3Mn_2合金微观组织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我国植物物候期与生长季节时空格局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与预测
中国北方生长季节的植物物候与遥感综合诊断、模拟与预测
我国典型草原物候生长季节和初级生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时空响应
中国北方自然植物春季物候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