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交配器形态分化及物种形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190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周红章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亮,杨卓,李德娥,赵宗一,王凤艳,张玺,罗天宏
关键词:
昆虫交配器隐翅虫科显微CT系统发育分析物种形成
结项摘要

甲虫的交配器结构与功能变化,在物种形成与分化研究上非常关键,对于探索物种形成、种间隔离分化机制、解释甲虫物种丰富的原因、并进一步建立两性协同进化的基本理论,是最佳的研究对象。隐翅虫的交配器形态变化多、结构比较特殊,是开展这一方面研究的绝好材料和对象。本项目就是要以中国物种丰富的隐翅虫为对象,分析隐翅虫各大类交配器的形态结构与变化,采用显微CT技术和3D形态结构重建为突破点,数量化测定隐翅虫交配器的配合机制和功能效果;结合支序系统发育分析,把交配器形态变化与系统发育树相关连,通过特征第次排除、反复对比和性状极向确定,发现隐翅虫交配器结构与功能的进化趋势、以及这种进化趋势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机理,对形态变异幅度与生殖隔离机制之间的关联进行直接验证,并进一步探索交配器形态进化与物种形成(分化)的关系。

项目摘要

这个面上项目,研究隐翅虫科的分类、系统发育、起源与分化,探索生殖器的结构、交配功能与进化,在X光显微CT和分子序列分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相关研究结果对认识甲虫的物种发生与进化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项目执行期三年,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任务指标:发表直接标注项目号的SCI收录论文10篇,其它相关论文4篇,培养研究生5名(4名获博士学位,1名获硕士学位)。这在期间,项目主持人被选为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委员、国际ZOOBANK委员会委员,应邀担任ZOOTAXA杂志编委。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5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隐翅虫的分子系统发育、物种分化、形态演变的耦合模拟分析

批准号:3150188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吕亮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毒隐翅虫(鞘翅目:隐翅虫科:毒隐翅虫亚科)形态与系统分类学研究

批准号:3110165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晓燕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黄隐翅虫族(鞘翅目:隐翅虫科)系统发育及几何形态学研究

批准号:3140200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周毓灵子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中国隐翅虫科异形隐翅虫亚科系统分类研究

批准号:30470218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郑发科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