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藤(Epigynum auritum)产于云南南部。我们曾从中分离到D-环插氧的新类型C21甾体Epigynumgenane,研究成果发表于Tetrahedron并被国际著名生物有机评述杂志Natural Product Report评为2005年研究热点之一,但其药效学研究迄今未见报道。最近,我们的研究显示Epigynumgenan具有碳酸酐酶 II抑制作用(IC50 4.17g/ml),碳酸酐酶II与破骨细胞调节的骨吸收有密切关系,因此寻找碳酸酐酶 II抑制剂将会发现新的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本课题拟针对思茅藤中C21甾体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及结构修饰和改造,在受体和酶水平层次探讨其抗骨质疏松作用的机制和构效关系,并选择活性较强的化合物进行整体动物实验,获得新的抗骨质疏松活性先导化合物。本课题将从骨质疏松研究入手,为寻找新的选择性雌激素调节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本课题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1、完成了思茅藤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和鉴定化合物36个,已鉴定结构的化合物25个,新化合物7个。.2、对结构新颖的C21甾体Epigynumgenane进行半合成,合成得到Epigynumgenane的母核。.3、建立了碳酸酐酶II ( Carbonic Anhydrase II)抑制活性筛选模型,并对从思茅藤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及其合成得到的Epigynumgenane的母核进行了活性筛选。结果只有Epigynumgenane及其母核有一定抑制活性(在浓度为5µM时抑制率为1.03%和3.34%),因而进行进一步衍生物合成的意义不大。随后的动物活性实验表明C21甾体pigynumgenane及其母核组和尼尔雌醇片阳性组对照,对骨钙增高影响不明显,升高血清钙水平影响不明显,所以后期实验转而寻找化合物的其它生物活性。.4、建立了ConA(伴刀豆蛋白)刺激的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免疫抑制活性检测模型,对从思茅藤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多个化合物对ConA(伴刀豆蛋白)刺激的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新化合物雄甾-4,6,8(9),13(14)-四烯-3,11,16-三酮的免疫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雷公藤内酯和地塞米松相当。该发现为免疫抑制类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先导化合物。.5、该课题目前已发表标明国家自然基金号(No.30960048)SCI收录论文1篇,EI收录论文1篇,ISTP接收发表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受理发明专利3项;另有1篇新化合物分离及结构鉴定的文章已投稿SCI杂志(附证明)。.说明:新化合物的活性是申请专利的基础,因为原计划的抗骨质疏松活性结果不够理想,后期经过多个生物活性模型筛选,最终在接近基金结题时才找到较好的免疫抑制活性,因而专利申请滞后。为不影响专利的新颖性,目前有2篇SCI论文还正在投稿过程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酸叶胶藤抗白血病活性化合物C21甾体结构修饰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两种思茅藤属植物中新颖甾体结构及其免疫抑制机理研究
鹅绒藤属白前组7种植物中C21甾成分及活性成分的快速发现与优化
基于生物组合化学研究通光藤C21甾体有效部位人肠内菌生物转化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