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3个已鉴定的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形成的F2株系(F3)和BC1F1株系(BC1F2)及3个抗病品种间相互杂交形成的F2株系(F3)分别接种4个致病性不同的大丽轮枝菌菌株;对抗、感F2单株的DNA,通过SSR、RAPD、AFLP等PCR扩增手段寻找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并将这些基因定位到相应的染色体或连锁群上。从而确定抗病品种的抗病基因数目、抗性位点的异同及遗传规律。将苏棉12号分别与3个抗病品种杂交,F1再相互杂交或与苏棉12号回交,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果与黄萎病单菌系和多菌系混合接种鉴定相比较,验证聚合多个抗病基因的陆地棉品系的抗病性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效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一株嗜盐嗜碱硫氧化菌的筛选、鉴定及硫氧化特性
陆地棉黄萎病抗性遗传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
陆地棉抗源抗落叶型黄萎病及相关抗病性应答的分子机理研究
苜蓿抗褐斑病遗传规律及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
棉花抗黄萎病遗传位点发掘及抗病候选基因功能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