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苜蓿抗病品种缺乏、抗病种质资源未得到深入研究和有效利用的现状,本项目拟在前期开创性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首先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苜蓿假盘菌进行生理小种的鉴定,以获得强致病性的生理小种。同时对已获得的苜蓿抗、感株系人工自交,并应用离体叶组织接种筛选技术进行选择,得到F2代杂种分离群体,根据其分离现象,初步揭示褐斑病抗性基因的分离规律。然后采用AFLP、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分离群体的抗、感分离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苜蓿抗褐斑病遗传资源研究
苜蓿褐斑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
文蛤抗病基因标记的筛选及分子遗传基础
大豆抗蚜基因的遗传规律和分子标记的研究